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現在不少人選擇購買電梯大樓,最主要就是有管理員、電梯以及社區有垃圾集中清運,而屋齡較新的社區,更有新穎的健身房、閱讀室、游泳池等公共設施可供住戶使用。相較之下,公寓產品優勢在於高坪效、少虛坪,且精華地段保值,都會區還有危老都更效益,但缺點就是必須爬樓梯、無管理員、要追垃圾車等。
不過,近期就有一名曾住過北市國宅的民眾提到,10年前曾住過頗知名的國宅,入住後才知道,原來國宅雖然是電梯大樓,但社區沒有垃圾集中清運,讓工作非常忙碌的她,經常為了倒垃圾傷腦筋,後來搬離國宅的她,才知道許多國宅的確都必須等垃圾車,唯一贏過公寓的優勢,就是有電梯。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說,這幾十年來,隨著台灣房價上漲,國宅早已揮別平價住宅的印象,甚至精華地段國宅,躍升成為熱門交易社區,房價更是水漲船高,不少國宅雖有成立管委會,但基於早期興建完成低廉的管理費,住戶可能不想調漲,因而後來也沒增加垃圾集中清運的項目。
張欣民說,這樣等於住在國宅跟住公寓一樣,仍必須等垃圾車,似乎少了住電梯大樓有免追垃圾車的誘因,他建議,民眾可以針對國宅與公寓進行「性價比」的評估,畢竟國宅仍有一定的公設比,說不定一比較下來,買同區的公寓會比買國宅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