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6072

為何地上權市場冷清?金管會主委這樣分析

#多空 #政策 #地上權 #金管會

記者韓化宇╱即時報導

去年地上權標售情形,已經不是「冷」可以形容,而是「急凍」,去年下半年地上權案,甚至全軍覆沒。曾在財政部國產部門服務16年的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剖析箇中原因。

為何地上權市場冷清?金管會主委這樣分析 (好房資料中心)情人看屋買房 地上權(大刊頭)

他表示,地上權案件難推,主要是國人「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買房子一定要有土地;加上銀行授信向來保守,沒有土地作為擔保,就覺得貸款沒保障。李瑞倉強調,很多人不愛地上權,喜歡競標國有土地,是以為只要標到國有土地,將來地價上漲,賣出去還可賺一手。

但他在當國產局長時,有一家大企業以每坪420萬元價格,標到一塊台北信義計畫區土地,後來轉賣出去的價格「只剩270萬元」,這代表土地是有漲有跌,絕非「只漲不跌」。

為了促進地上權案件,財政部把希望寄託公股行庫,並向金管會爭取,能將銀行對地上權放款,排除銀行法第72-2條限制。不過,李瑞倉指出,假設地上權案子很多,亟需銀行奧援,再來考慮鬆綁未嘗不可。

但問題是,地上權案件向來很少,「從我當國產局長(國產署前身)就不好推了」,銀行資金還很充足,跟銀行法72-2條限制沒有關係。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去年列標46宗國有地設定地上權案,僅標脫六宗,標脫權利金15.3億元,只有預算數30億元的一半,地上權市場表現可說是冷到不行。

不動產業者指出,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房市明顯走下坡,整體大環境不佳,固然影響地上權標售情形。另外,地方政府去年大幅調高公告地價,房地持有稅突然暴增,取得地上權的建商或購屋者,得面臨不斷上漲的地租,重挫投標意願。

為此,國產署去年底緊急修正規定,將地租率改採「部分固定、部分浮動」,讓得標業者不確定風險下降,以減少公告地價調漲對地上權案的衝擊,但仍無法挽救下半年地上權「槓龜」的命運。

除上述兩個客觀因素,不動產業者說,還有一個心理因素,就是廠商看到台北大巨蛋被政治力介入、變成「爛蛋」的下場,紛紛打退堂鼓,不敢再跟政府打交道,波及整個促參案及招標設定地上權案。

據財政部促參司統計,去年促參簽約金額僅524億元,較前年的1,135億元腰斬,又以台北市最慘,去年僅簽約六件小型促參案,簽約金額才1.11億元。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