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566

傳央行將出手...建商跳腳!「近14年、政府十多項信用管制」結果咧?嘆:這三件事更重要

#多空 #政策 #央行 #賴正鎰 #貸款 #房價 #信用管制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傳言央行6月理監事會議將針對第二屋以上房貸進一步限縮,所有貸款加總不超過總價的8成5,或是將管制範圍從六都擴大到新竹縣市等都會區,降低高價房的認定額度。
 
對此,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6日指出,台北市高價宅現行認定標準是7000萬元,但如今工料與土地等建築成本高漲,預售屋的新房,每坪單價至少150萬元起跳,若豪宅門檻降為6000萬元,若買權狀42坪的房子(公設比如抓35%,室內實坪僅27.3坪)就要6300萬元,還不含停車位,讓「小兩房」買家要申辦貸款也更為不易,徒增購屋難度。
 
近日傳出房市建案排隊熱銷,搶房風再起,但建商認為只是個案表現。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房市。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他指出,開發商都建議政府因應市場機制,應該隨之提高豪宅認定標準,主張在現有標準為基礎,各增加1000萬元,也就是台北市從7000萬元提高為8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提高到7000萬元,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則應從4000萬元調高到5000萬元,其餘縣市則是維持3000萬元。
 
賴正鎰細數從2010年央行啟動的信用管制,2011年開徵奢侈稅及豪宅貸款成數祭出最高六成等限貸令,2012年實價登錄,2014年房地合一稅,之後又為了打囤地、養地,2021年底祭出購地貸款最高成數降為5成,保留1成動工款,並要求開發商須於18個月內動工興建,2022年起接連調升利率及存款準備率等一連串打房措施。
 
他指出,政府不論是打房或打炒房,不是沒有效,而是只有短期效果,效果有限,但卻嚴重干預房市表現。政府這14年來,先後祭出十多項信用管制等打房政策,尤其是2022房地合一稅2.0及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來限制預售屋換約來抑制炒房,短期投資客幾乎都已經退場了。
 
對於部分日光盤的熱銷個案,賴正鎰認為,只是個案表現,並不能反映整個房地產市場實況,政府不能「頭痛醫腳,肚子痛貼肚臍」,反而應該是要趕緊做三件事。
 
第一、要先解決都更,提高都更審查速度及提升國人住宅安全問題;第二、通膨造成原物料上漲,台北建築成本每坪從12萬元漲到26萬元,甚至高樓層要到30萬元,台中也從8萬元漲到15萬元,政府應做好物價管控,比如說砂石價格應平穩。
 
第三、要擴大開放建築移工,目前開放八千及一萬五千名等兩波,希望能持續增加員額,讓建築工地的工資成本降下來。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