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5

7大腸癌高風險群 保健從日常做起

#居家 #大腸癌 #直腸癌 #癌症 #腸道保健
中國時報記者卜彥之/台北報導
 
「癌症」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結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癌症發生率榜首,藝人罹癌也時有所聞,其實,從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永保安康不是問題。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糠榮誠表示,大腸直腸癌高危險族群共有7種,分別是年齡超過50歲以上、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癌、家族性腺瘤息肉症(FAP)、曾經得過大腸直腸息肉、基因突變,以及曾患有潰瘍性大腸炎或科隆氏症等人,需特別注意。
 

 

旺旺中時1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邀請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以「遠離大腸癌 永保安『糠』」為題,分享如何透過飲食及作息遠離大腸癌,傳授淺顯易懂的日常保健,一起永保安康。圖/中國時報記者趙雙傑攝
旺旺中時1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邀請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以「遠離大腸癌 永保安『糠』」為題,分享如何透過飲食及作息遠離大腸癌,傳授淺顯易懂的日常保健,一起永保安康。(趙雙傑攝)

 

一般來說,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跡可循,像是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出血、排便有黏液及體重減輕等,值得注意的是,發生部位不同其症狀表現也會不同,糠榮誠補充,約90%以上的大腸直腸癌皆由息肉演變而來,但並非每個息肉都會演變成癌症。息肉可分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發炎性息肉,前者是癌前病變的狀態,後者則是一般常見的息肉,不會形成癌前病變。
 
而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檢查,可透過每年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肛門指診、腹部超音波、正子斷層造影等確認,若不幸罹癌應積極治療,手術部分包含傳統剖腹手術、腹腔鏡微創手、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等,其中後2者傷口大小及併發症皆比傳統剖腹手術來得少,且復原時間也相對較快。
 
糠榮誠表示,其實早期癌症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皆超過8成以上,所以預防篩檢很重要,而腸道保健的關鍵,則要依靠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等,包含補充足夠水分、纖維質及對的益生菌,每周3至4次快走30分鐘以上、練習腹式呼吸,3餐定時定量、學習與壓力共處、規律排便,且多觀察糞便、重視腸道健檢,方可擁抱健康,迎接美好人生。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