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未來擴大適用,預估乙種工業區受惠最大,若未做好管理,也易成為容積釋出管道,因此也最受關注。
「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方案擴大適用後,官員預期,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會較有立體化需求,中南部需求少。
行政院針對都市型工業區及科學園區通過「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新北市爭取納入都市計畫內工業區,最快今年6月可申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工業局自去年三月在工業局所轄工業區推動「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方案以來,依工業局掌握,估計有三十一家廠商有申請意願,北部工業區有二十八家;中部工業區二家,南部工業區一家有申請意願。其中九成集中在北部,可見北部工業區缺地嚴重。
「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現僅適用於工業局及科技部編定開發四十四個工業區或科學園區,未來將擴大到地方政府劃設三百○三個工業區,包括特種、甲種、及乙種工業區。
官員解釋,在擴大適用後,特種工業區、甲種工業區多為重汙染產業,占地龐大,如儲槽,此類工業區鮮少在都市計畫區裡,即便在都市計畫區裡,也不會在乎容積率問題,因此也不會申請立體化;會提出立體化申請,將主要是乙種工業區;而新北市有最多乙種工業區。
乙種工業區進駐產業多屬汙染性較低,且全台數量最多,乙種工業區還允許如商業區等土地使用分類,因此常被轉作為興建乙工住宅;因此,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擴大適用,等於是為乙種工業區容積解禁,若未做好管理,也易成為容積釋出管道,進而引發炒作工業區土地疑慮,因此最受到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