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19年進入尾聲,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表示,今年台北市房市呈現三大特色,一是真豪宅表現不如預期,二是店面產品成過街老鼠,三是辦公樓成搶手貨。
豪宅部分,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截至10月的資料顯示,台北市億元以上的真豪宅成交戶數只有126戶,全年成交可能不及200戶,將是近五年來最少的一年,跟市場的預期有頗大落差。
店面產品成過街老鼠。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公會表示,很多回流台商都有購買億元豪宅的實力,只是這些人也都是精打細算之人,還在等最適當的價位才會出手。
店面方面,自從東區店面出現大量空置之後,很多知名商圈也都出現店面產品乏人問津的情形,在電商及百貨大賣場夾擊之下,店面產品幾乎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公會認為,雖然店面整體表現差,但只要租金或是售價有適時回落,精華地段的黃金店面還是不會寂寞。實體店面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不會全然的被取代或是消失。
辦公樓跟店面產品則成鮮明對比,豬年可說是商辦大翻身的一年,也是商仲業者大豐收的一年,目前台北市高級商辦幾乎快到了一位難求的地步。
公會分析,在六都當中,台北市國際化的程度最高,在美中貿易大戰之下,大台商回流不只找廠房,更要找好門面的商辦大樓,加上跨國科技業、新創產業也紛紛展開全球佈局,台北市相對低廉的辦公成本以及高素質的人力,就成為這些外資企業落腳的最佳選擇,短期在五年內,台北市辦公樓都會是市場搶手貨,連帶地讓商辦公有地的標售也成熱門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