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賴心怡/綜合報導
過去曾有民眾將社會住宅視為買房「嫌惡設施」,認為社宅的存在恐拉低區域住宅價格行情,不過隨著時間的演變,社宅品質管理的提升,對於社宅蓋在自家隔壁的反彈聲浪已越來越淡。專家也分析,拖累房價的因素應與社宅無關,主要還是取決於「地段」。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社宅因入住族群偏屬弱勢,在社會階層較低的情況下,易讓社會觀感是否影響鄰近居住品質,甚至因此拖累房價。不過以台北市寸土寸金的情況,若社宅位於地段鍍金的區塊,倒不至於影響區域房市;而若位於蛋白區,周邊本有房市利空因素,也不見得完全怪罪社宅干擾房價。
陳炳辰表示,事實上不少社宅價格並不低,有時亦為不錯企業的社會新鮮人入住,住戶素質可能還比不少複雜的社區為佳,還有政府造冊,都無須過度污名化。
房產專家張欣民指出,現在社會大眾對於社宅蓋在自家隔壁的反彈聲浪,似乎已越來越淡。他進一步表示,社宅具有房子新穎、公設完善、租金合理等優勢,尤其在社區管理方面,更是井井有條,與一般建商興建的社區幾乎沒兩樣。此外,社宅社區多元的公共設施,如托嬰、運動設施、開放性圖書館等等,可跟老社區建立起非常友善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對周邊房價未出現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