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陳律安/綜合報導
對現代人來說,「多代同堂」似乎已是很久遠的事。但近年來在美國這種家庭型態又開始流行。
多代同堂的大家庭型態其實優點不少,例如分享財務資源、分擔照護老人和小孩的責任。倡導跨代結合的華府團體Generations United的執行董事巴茲說,大家庭在20世紀的上半葉很常見,如今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又開始捲土重來。
皮尤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佛萊說,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1900年,約24%的美國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家庭,這個比率在1940年前一直持續小幅上升。此後這項比率持續下坡,並在1970年跌至7%的谷底。
巴茲解釋說,20世紀中葉形成一種恥辱感,被稱為「約翰韋恩症候群」。人們覺得需要彼此是錯誤的,代表自己不夠堅強;「但人們不明白,我們有時需要支持,才能使我們更強大」。不過,2001年以來,生活在大家庭的人口比率開始增加,這期間發生不少大事,如網路泡沫、2007~2009年的經濟衰退,以及新冠疫情爆發。
佛萊表示,據皮尤中心估算,在2021年約有18%的美國人(相當於6,000萬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大家庭,反映年輕人晚婚並與父母同住,及有更多父母與成年子女及其家人同住。西語裔和亞裔移民增加,也使多代同堂家庭的數量增多,因為大家庭是這些移民的文化規範。他說,歐洲移民最不可能組成多代同堂家庭。
巴茲表示,大衰退過後,原以為生活在大家庭的人口會下降,但許多長者發現多代同堂能緩解寂寞,且家人聚在一起也有很多好處,例如分享財務資源,和分擔照護的責任。
73歲的莫克女士,2014年丈夫過世後,從德州搬到科羅拉多州Pagosa Springs,她沒料到子女、孫子會搬來與她同住,這項安排嘉惠所有人,她的車借給女婿使用,有助於節省開銷,女兒及女婿也會帶她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