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海砂屋重建牛步,北市擬修法,刪除容積獎勵最少10%的「保底」機制,並放寬「自拆大限」從3年延長至5年,但新制不溯及既往,已列管須拆除重建的49件海砂屋皆不適用。議員則質疑,海砂屋改建整合不容易,新政策恐讓改建雪上加霜、難上加難。
北市建管處表示,「台北市辦理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準則」草案正在預告階段,已蒐集相關意見,並非最終版本,還須經市政會議通過才會上路。
海砂屋重建牛步,北市擬修法。(聯合新聞網)
目前北市列管公告的海砂屋共58件,須拆除重建多達49件、2365戶,其中,已超過3年「自拆大限」的海砂屋就多達42件,顯示海砂屋重建牛步。
目前海砂屋拆除重建,最高可享30%容獎,但列管公告起5年內,若住戶未提出重建、都更申請,第6年起容獎逐年遞減5%,減至最低10%為止。
據了解,去年初花蓮大地震,再度掀起海砂屋議題,市長柯文哲要求重新盤點政策。
擬刪除容獎「保底」機制
建管處指出,為加速海砂屋重建,將修法刪除容獎「保底」機制,未來適用新制的海砂屋,從列管公告起算,容獎11年內歸零。
「自拆大限」延為5年
至於放寬「自拆大限」,建管處表示,重建最大問題在於住戶整合,3年內達到100%同意的機率微乎其微,才決定放寬為5年,加上列管公告的海砂屋,必須住戶主動向市府揭露,盼藉此減少全市的海砂屋「黑數」。
民進黨議員洪健益直言,海砂屋最大問題是整合,原本容獎最高30%,許多改建已不容易,若拿掉容獎「保底」機制,改建速度恐更慢、難上加難。
國民黨議員戴錫欽指出,全市仍有多少海砂屋,市府也沒把握,自拆時間增加2年,未必能加速整合,市府應建議中央延長推動「危老條例」,進行通盤檢討及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