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為竣/台北報導
為解決台灣「五缺」中的缺水問題,前瞻水環境計畫斥資千億元、將於2027年增加每日122萬噸供水能力,但有兩大計畫分別遭遇地方反對、環境影響評估等不確定因素。若政策溝通不順利,受影響的政策目標將達51萬噸供水能力,占整體計畫目標超過四成。
為解決台灣缺水問題,前瞻水環境計畫斥資千億元,增加每日供水能力。(好房網資料中心)
目前供水 日缺40萬噸
經濟部水利署指出,目前供水缺口每日約40萬噸,因應未來新增開發案件,未來供水缺口將達每日80萬噸。前瞻水環境計畫預計花1089.6億元用10年建設,將供水缺口降為18萬噸。
前瞻水環境計畫中,位於苗栗天花湖的生態水庫工程,計畫期程2020年動工、2027年完工,總經費241億元,每日供水能力增加26萬噸。
但該計畫光是環境影響評估即耗時10年,雖在2013年通過環評,卻因地方反對停擺。政黨輪替後,經濟部再將天花湖水庫納入前瞻水環境計畫中。
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有地方民眾認為,苗栗水庫太多,集水區重視環境保護,將限制地方發展,水利署將持續溝通。雖然計畫預計2020年動工,但與社會溝通不會預設期程,否則溝通就失去意義。換言之,若溝通不順暢,2020年天花湖水庫不一定會動工。
前瞻水環境計畫中,還包括另一個舊計畫,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工程。該計畫7年前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但民眾提起行政訴訟,在判決確定前,水利署同意直接進入二階環評。
水利署表示,大安溪水少,鯉魚潭水庫蓄水量大;大甲溪水多,但石岡壩存量有限,該計畫擬將大甲溪水存放鯉魚潭水庫,原大安溪的灌溉區,則以隧道改由大甲溪供灌。
大安、大甲聯合運用預計2019年動工、2024年完工,總經費89億元,每日供水能力增加25萬噸。但目前二階環評程序,僅進行到前段的範疇界定會議。
天花湖水庫與大安大甲聯合運用兩大計畫,預計日增供水能力51萬噸,但皆無法確認動工期程,影響占總計畫122萬噸供水能力的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