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蔡明亘/桃園報導
有百年歷史的桃園市龍潭區大平橋建於1923年,因橋墩呈磚紅色又稱紅橋或大平紅橋,曾獲選全國百大歷史建築,近期正進行修繕工程,但位在橋頭的「竣工捐題碑」擬移至室內保存,引起在地人反彈,認為此碑就是大平橋的身分證,不可隨意分離。桃市府文化局回應,將待文資委員會勘後重新審議。
市議員徐玉樹指出,大平橋因洪水長期沖刷導致橋身出現裂痕與毀損,因此向文化局提出修建需求,只是在修復古蹟時,大家特別在意原先的紅磚與工法能否盡量接近原本模樣,呼籲應由專家學者協助監督,讓古蹟維持從前風貌。
龍潭導覽協會理事長徐鳳園說明,大平橋橫跨「蔗(廓)坑」,溪流名意指早期的簡易壓甘蔗工寮,許多人都誤會是糯米橋,但後來發現其實是水泥材質,該處雖不算熱門景點,但有特殊歷史價值,是全台唯一在大正12年完工,且至今從未修繕過,保存原本材料和工法的橋墩。
針對竣工捐題碑保存議題,徐鳳園直言,簡直是先斬後奏,說明會中沒半個在地人贊成,且全台各地均有石碑戶外保存案例。這塊捐題碑刻有約1100個字,除記錄經費2054元與建設原因外,也刻有當初建橋時出資的鄉公所、廠商與在地民眾姓名,自本體向外看右側碑體上更寫明「大正12年2月12日竣工」。
徐鳳園耗時數周時間解讀,發現雖有些字較模糊,但僅有3個字完全無法辨識,他建議可採用防水、防風化的塗料或加蓋遮罩保存。徐玉樹也直呼「這是大平橋的身分證」,有其歷史任務,更是在地文化資產,若要異地保存,相信在地人都不會同意,建議將文字拓印下來另行保存,才不會失去歷史價值。
對此文化局說明,目前大平橋身修復已完成,先前工程進行時,文資委員赴現場觀察,考量捐題碑風化嚴重不利保存,建議在原址做一塊新的石碑,舊碑則移至室內,當時也獲得多數委員同意。
不過,在說明會時多數民眾表達盼將石碑留在原地,究竟要現地保存或移至他處,文化局表示,待文資委員現地會勘後,進行專家學者諮詢會議討論,最後再提送審議會,日後會將結果函送至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