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瀚分、郭建伸、邱榆蕙/連線報導
八十年歷史的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倉庫,見證台灣光復、日本人戰敗返國、國民政府百萬大軍撤退來台,及韓戰反共義士投奔自由等關鍵歷史,即將上映的國片「KANO」也在此取景,但兩座倉庫面臨拆除,電影畫面將成最後身影。
八十年歷史的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倉庫見證台灣歷史,最近面臨拆除,文化界請命,希望保存現狀活化利用;圖為西三碼頭倉庫。(記者許瀚分/攝影)
李乾朗:台灣之嘴 拆掉後悔
古蹟學者李乾朗說,這兩座碼頭倉庫是「台灣的嘴巴」,是當年登台唯一入口,見證歷史,「如果拆掉,將來一定後悔。」
一九三○年代,基隆港是日本的「殖民港」,當時蓋了八座碼頭倉庫,現在只剩西二、西三兩座。兩座倉庫都被列為都更對象,基隆港務分公司拆掉西三倉庫要蓋客務中心和海港大樓,基隆市府尚未完成西二倉庫的細部規畫。
韓戰反共義士 在此回歸祖國
「當年一萬四千七百多名韓戰反共義士,從西二、西三碼頭登陸回歸自由祖國。」台北榮家主任熊啟志說,民國四十三年一月廿三日起,義士們分三批返國,也是一二三自由日的由來。八十三歲反共義士張步庭說,「我們還在船上時就興奮討論去台灣要做什麼,到了碼頭,船外傳來鼓掌聲,碼頭人山人海,大家抱在一起說『我們終於自由了』」。
台灣光復 日人在這搭船撤回
李乾朗說,台灣光復後,日本人在這裡搭船撤退;四年後國府百萬大軍也從這裡登台,西二、西三碼頭及倉庫都是歷史見證者。後來台灣子弟到馬祖當兵,這裡是淚別家人、情人的「惜別海岸」。
基市府決議 僅保留五組跨梁
雖具歷史意義,不過基隆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日前仍決議「有條件通過」拆除案,西三倉庫僅保留五組跨梁,作為日後蓋新樓時「構建保存」的鋼梁。李乾朗說,保存五組鋼梁是應付輿論的作法,保存歷史不能只象徵性地保留殘件。
鉚釘銜接鋼梁建造 碩果僅存
基隆港務分公司總工程司魏震坦言,原本也未執意要拆舊倉庫都更,但基市府決定都更,才讓舊倉庫走上絕路。基隆市文化局長張建祥表示,文化保存和都市發展應共生共榮,保留五組鋼梁將融入新建築,「換一種方式來說老倉庫的故事」。港務分公司表示,這兩座倉庫以鋼板樁打入岩盤,再以鉚釘銜接鋼梁建造,全台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