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瑄琪/嘉縣報導
阿里山公路支線內的隙頂國小草山分校,建校65年、培育3代人,終不敵少子化浪潮,29日舉行「再見草山」降旗閉幕,校友和與小校結下深厚情感的前教師們紛從外地趕回,與村民一起送別,驪歌中期待校園轉型社區生態導覽和活動功能,開啟另扇「教育」之窗。
草山分校自台灣光復後即兼具各村學齡前托育、國民及成人教育重任,對地方發展頗為重要,無奈偏鄉小校不敵人口流失衝擊,下學期起草山將繼公興、公田分校後裁併入隙頂國小,正式走入歷史。住家三合院緊鄰校舍、幾與學校同齡的邱新森表示,上課鐘聲聽了一輩子,聽不到還真不習慣。昨「再見草山」除庄民和校友們齊聚,不少老師也從外地趕回來。
1983年負責校舍改建的主任汪榮林巡禮時,娓娓向教育處長王建龍及家長述說當年遷移操場上的媽祖廟過程,以及挺身豎立孔子像而非蔣中正銅像的抗權故事。現任瑞峰國小校長謝世達則對遭逢賀伯颱風土石流印象最深,台南市安溪國小校長楊招謨與草山人結下深厚情分,每年都會回來尋友。
老中青3代暢聊過往,在老照片尋寶區找到自己、甚至父母、祖父母身影,充滿濃濃懷思。不過對於獻奏陶笛結束分校生活的劉韋聖、王育婷、王珮甄和王楷程等4名學生來說,即將到本校交新朋友顯得十分雀躍。
校長莊新國表示,4生安排每日由交通專車接送到10公里外的本校就讀,若遇天災則安排入住附近民宿,受教權不再受天災影響。分校主任范菁宸也表示,未來仍可延續生態教育,加上社區理事長劉洪基已向縣府爭取保留、託管,期許再見草山是另類教育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