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解密文件中,據傳台灣有1.6萬全球避稅名單。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蔡碧珍指出,財政部有「反避稅」相關規範,而每年也都透過會計查核,查核出不少境外避稅的案例。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曝光全球避稅名單。(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對個案,她雖然不便透露,不過,她坦言,避稅花樣是年年翻新,因此,財政部反避稅規範也年年增訂,包括移轉訂價的規定、防止資本弱化等,「是不斷的處理,沒有間斷過。」
蔡碧珍說,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下,資本無國界,企業為降低租稅成本,選擇稅率低的國家進行投資是必然現象,各國也自然都重視「全球避稅」問題,也都有相關法令進行反避稅,台灣也一樣。
只是,她直言,各國要到海外查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美國「肥咖條款」,也只是資訊的掌握與交換;從資訊掌握的角度,簽定「租稅協定」對反避稅是有幫助,但要到他國查稅,則有難度。
對ICIJ的解密,蔡碧珍說,賦稅署每年都在關注,並追蹤追查,但她發現,ICIJ的解密資訊並不是那麼直接,仍有不少模糊空間。財政部長張盛和也說,若ICIJ解密有確實的名單與避了那些稅,絕不會放任。對如何查核海外避稅,他坦言,與台灣簽定租稅協定的國家僅29國,要海外查稅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