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慧瑛/嘉義市報導
舊嘉義市公所是二戰後台灣第一批公共建築物,1954年完工啟用,並見證縣市分治、1982年7月1日升格省轄市歷史,是一座象徵民主的代表性建築,86年市府搬離,結束舊市府治理時代。去年6月這幢陪市民逾一甲子的公共建築獲登錄為歷史建築。
舊市公所保有日據州廳官舍風格,平衡棰設計重力式木質拉窗相當別致。 記者王慧瑛/攝影
建築師林志成、學者郭肇立昨主持「歷史建築-舊嘉義市公所再利用計畫公聽會」,民代、地方人士、公民團體、學生等踴躍發言,激盪出許多新想法、新想像。
林志成是嘉義子弟,林表示,思考歷史建築修復活化,最具挑戰的是再利用方式,歷史建築再利用變成蚊子館案例很多,規畫團隊花許多時間探討再利用方式。
關於舊市公所再生構想,規畫團隊目前提出茶創意產業文化中心、創意工坊、圖書資訊中心等方向。
當地新富里里長廖淑玲表示,該處已荒廢18年,居民希望空間改造後,與地方有互動、能參與,別成為另一處蚊子館。
市議員傅大偉提出「市誌館」概念,希望透過檔案、影像來說嘉義的故事。市議員戴寧建議規畫團隊思考「這處空間訴求對象是誰?」市議員鄭光宏則說,空間改造後,如何讓當地居民享有最大效益,才是地方期待的方向。
當地居民林先生表示,愈在地愈國際是重要價值,規畫團隊提出的茶葉元素,與嘉義市的連結不及雞肉飯。大同技術學院茶文化與事業經營學士學程主任方婷婷則建議,茶創中心要串連地方產官學研資源,才能走得長遠。
林志成說,規畫團隊將加強舊市公所的歷史論述、共享經濟實際操作方式,並建置網路社群作為溝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