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面對政府連番重手打房,房價還是鐵板一塊,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龍頭楊玉全表示,近40年來,政府總是用加稅、信用管制來打房,但房價愈打愈貴!庶民痛苦愈增加,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建議政府應著手檢討容積供給,新增都會周邊的土地重劃區、或打造衛星城市,以增加住宅新供給。
楊玉全表示,他從事建築業40多年以來,深感政府每逢房市景氣榮景,都是採取加稅手段、信用管制措施來干預房市,屢見不鮮,往年公銀行庫壟斷金融市場的時代,只要政府一祭出這些打房政策、房市馬上就縮起來,效果立即顯現。
他表示,數十年來房價並沒因政策干預而下來,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建築業還是持續被污名化,但政府總是靠加稅、信用管制等短線措施來打房,根本沒有一套長遠、完整而周延的國土計畫與住宅政策,來面對高房價的居住正義問題。
楊玉全認為,年輕人要買得起房,首先,政府應該從提高新供給做起。大家都知道要加速都更、危老重建,但台灣太民主化了,都更和危老重建只能侷限在小基地,最具體可行的方案,建議應在都會區周邊大眾交通距離約30分鐘左右的區域,擬定新的重劃區、或新的都市計畫區,規畫衛星城市;政府要先把交通做好,藉由完善的快速道路或捷運等交通建設與都會連結,這樣衛星城市即可提供較低房價、更多的住宅新增供給。
楊玉全表示,為什麼政策打房、打了快40年,房價還是壓不住、照樣上漲?就是因為長期的供需,加上地價攀升、營建工料雙漲,讓房價在加稅打房之下愈打愈貴,最後加稅後的惡果跑到年輕人身上。
他指出,房地產市場本來最核心問題,就是供需結構。要紓緩都市中心的高房價問題,政府應該思索如何擴大供給,提供生活機能完善的生活空間給年輕人,而擴大都市圈,正是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