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據主計總處2016年人力運用調查結果,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的經常性收入為37,094元,雖然較前年增加594元,但全台仍有327萬人、占比三成六的勞工月薪不及3萬元。
主計總處調查2016年5月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的經常性收入,若受僱就業者具二份以上工作,僅填列主要工作收入,不含其他工作收入,也不含非經常性加班費、獎金、紅利等收入。
受僱者平均每月收入3.7萬元較前年增加,但也有不少受僱者依舊「薪酸」,就主計總處調查,2016年5月有46.1萬人薪資未滿2萬元、280.9萬人薪資介於2萬到3萬元間。
去年月薪不滿3萬元的受僱就業者占整體比率為36.7%,較前年37.9%略降,而月薪3萬至5萬元、5萬元以上的占比也略增或是持平,分別為四成五以及一成七。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雖然幅度不大,整體月薪正緩步成長,而且全時工作者的月薪低於3萬元比率趨勢逐漸下滑,也印證此現象。
薪資條件無法人人滿意,但為求溫飽,工作對於多數人來說仍是不可或缺。進一步觀察就業市場,就可發現二大趨勢,一是中高齡與大專及以上程度就業者比率持續上升,二是服務業、專業人員占比持續穩定上升。
主計總處說明,去年5月就業人數計1,124.7萬人,其中男性占了五成六、女性占了四成四;若從年齡結構觀察,45至64歲中高齡所占比率於近20年間上升13.7個百分點,由教育程度別來看,大專及以上程度者所占比率則從約二成要升至去年的近五成,顯示就業人力教育程度明顯提升。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處長林至美指出,台灣的高齡化進程和韓國相仿,都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日本則已是超高齡社會,但台灣各年齡層的勞參率在40至45歲達到高峰,接下來就是陡降的態勢,比起日韓更嚴重,因此政府正研討如何進一步提升中高齡的勞參率。
林至美也透露,勞動部正研擬「中高齡就業促進專法」,據國發會研究,日韓均有政策降低雇主僱用中高齡勞動成本,其中薪資遞減制度、縮短工時可作為台灣政策參考方向。
整體來看,儘管勞動市場的結構隨著人口結構、產業發展、教育程度提高等因素略有改變,但薪資成長緩慢的情況是多數勞工心中的痛;尤其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元大寶華董事長梁國源示警,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嚴重脫鉤,是台灣消費動能欲振乏力的原因之一,若台灣內需、產業等結構問題未解,即便經濟有成長,也相當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