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羅真/綜合報導
流感高峰期來臨,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黃立民指出,流感最怕引發肺炎奪命,研究指出,相較於只接種流感疫苗,如果高風險族群能同時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死亡風險可下降二成六。他提醒老年人應至醫院接種疫苗,「左流右肺」,兩種不同疫苗可同時、不同部位接種。
台灣肺炎社區感染者,高達四到六成無法確認感染源,最常見的肺炎鏈球菌即使被揪出,也不好治療 ,因為逾七成肺炎鏈球菌對常見抗生素有抗藥性,建議高風險群接種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舉辦世界肺炎日論壇,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黃立民與民眾進行問答。(記者葉信菉/攝影)
黃立民說,肺炎治療有許多困難,像是確認致病菌,得先讓病人咳痰,再透過痰液培養,找出細菌,但培養時間長,為搶時效,醫師往往憑經驗投藥,卻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研究顯示,約四成的社區感染主要肇因於肺炎鏈球菌,但有四到六成的社區感染病人無法確認感染源,難以精準投藥,且許多抗生素不容易到達肺部,恐須使用高劑量才有效。即使確認是肺炎鏈球菌感染,也不一定好治,因為台灣超過七成的肺炎鏈球菌對常見的抗生素有抗藥性。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表示,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打就有效,不管哪一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分為「23價多醣體疫苗」與「13價結合型疫苗」,前者涵蓋23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別,後者涵蓋13種,但前者保護力較短,且2歲以下嬰幼兒不適用,兩種疫苗各有優點。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舉辦世界肺炎日論壇,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與民眾進行問答。(記者葉信菉/攝影)
黃立民說,九成肺炎致死者年齡在65歲以上,因此美國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年滿65歲、過去不曾接種過的人,先接種13價疫苗,間隔至少一年,再接種23價疫苗。如果年滿65歲、過去曾經接種過23價疫苗,建議再接種一劑13價疫苗,同樣兩者須間隔至少一年。
至於19歲至64歲,若是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免疫功能不全、慢性腎病變、腦脊髓液滲漏、人工耳植入者、接受過免疫抑制劑或化放療的癌症或器官移植等高風險群,建議先接種13價疫苗,再接種23價疫苗,兩劑間隔八周以上,五年後再接種第二劑23價疫苗。
高齡九十民眾問到,為什麼自己打過疫苗,卻還是感染肺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盧敏吉指出,有可能是接種23價疫苗,五年後保護力逐漸降低,且未再補接種13價疫苗;也可能感染的不是肺炎鏈球菌,而是腸胃道或口腔內的其他細菌。
他強調,打疫苗只是預防肺炎的方法之一,還須均衡飲食、多運動、戒菸、控糖,提升免疫力,另外,能站著就少躺著,減少吸入性肺炎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