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賴至巧/策畫:謝錦芳、賴至巧
集集過去有句台語俗諺「西米落,鹿角仙,脫赤腳,錢卡現」,意思是打赤腳的、身上沾滿蕉乳的農民口袋滿滿都是剛賣完山蕉的現金,而且衣服愈破代表蕉乳愈多、愈有錢。一語道出集集山蕉昔日光榮,曾是日本天皇最愛,有昭和味道的集集山蕉,如今盛況不再;一群因九二一地震受重創的集集蕉農團結起來,企圖復興山蕉文化。
曾是日本天皇的最愛「集集有產香蕉?你們不是只有地震喔?」2011年參訪大陸時,對岸官員一句玩笑話讓「集元果」總經理林幸宜耿耿於懷,她與夫婿、集元果理事主席黃榮炫在回程飛機上決定放手一搏,隔年創立集元果品牌、成立集集山蕉歷史文化館和觀光工廠。
林幸宜與女兒黃稚淋在《中國時報》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與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侃侃而談集集山蕉的興衰史。黃榮炫世居集集,祖父、父親都是蕉農,他繼承父親的山蕉園,成為第四代蕉農。
集集山蕉外銷量每年萎縮,尤其夏秋若無颱風很容易供過於求,「我一看到香蕉就有壓力」林幸宜頗為無奈,但先生有使命感,堅持一直推廣下去,「他晚上偷偷出去倒掉不敢講」。
他們將過剩的香蕉加工,作成鳳蕉酥、蕉心巧克力、捲捲酥等各類產品,同時四處收集集集山蕉的歷史資料,自資興建歷史文化館行銷那段輝煌歲月,今年還砸4000多萬元蓋觀光工廠。
災後重建凝聚向心力九二一地震震央集集受創最嚴重,山區交通和電力中斷,地震發生當下黃榮炫還在進貨,大門正好敞開才順利逃生,林幸宜說,「當晚看見許多人橫躺在路邊」。時值中秋前夕山蕉產量最大,黃家眼睜睜看著數十噸香蕉爛掉,才住一個月的新家被震歪。地震發生時,黃稚淋在外地念書,隔天輾轉透過親友向父母報平安。
地震凝聚了集集鎮民的向心力,讓全鎮變得團結,黃稚淋表示,「我們在災後重建找到新生命」。口碑行銷參訪賣光光震後領悟到自力救濟的重要,黃榮炫在2009年成立集集鎮蔬果運銷合作社,聯合地方蕉農突破外銷困境。相較於其他鄉鎮,集集合作社成立時間非常晚,林幸宜解釋,在地多是老農,「個性耿直不會行銷」。黃榮炫還因為合作社30位會員的設立門檻,花了兩年時間說服蕉農。
林幸宜表示,台灣的農業很弱勢,「出去後發現,不進步就會被淘汰」,這幾年很積極想辦法行銷。同樣出身集集蕉農世家的林幸宜,幼時曾被香蕉上的象鼻蟲嚇到打死不吃香蕉,沒想到為了新產品經常試吃,現在也愛上了香蕉。
近年集集鎮人口外流,黃榮炫為了復興山蕉王國的使命動員全家人,大女兒黃稚淋攻讀法律,後來響應父親號召回家,原本在新竹科技大廠工作的兒子也拗不過家裡要求而返鄉幫忙。過去日本人在集集鐵道試種香蕉,標有「千」字的集集山蕉因口感扎實專供日本皇族食用,開啟了集集的黃金歲月。
黃稚淋表示,現在台灣香蕉拚不過產量大又便宜的南洋蕉,他們改以品質與口碑行銷,今年5月到日本千葉縣參訪前還擔心賣不完,結果主打「昭和的味道」宣傳口號奏效,預計6小時最後2小時就賣光了,讓她們點燃希望。
觀光工廠十月將開幕林幸宜自嘲集集山蕉歷史文化館是「公益機構」,這幾年收支勉強打平,但黃家人又再投入千萬經營「jijibanana集元果觀光工廠」。眼看觀光工廠10月即將開幕,不確定何時才能回本,他們都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她自嘲,「就一股傻勁,也不知道在堅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