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俊智/綜合報導
桃園市中原里公二預定地雖然1979年就規劃,但因為土地徵收價高、產權移轉等問題卡關荒廢,芒草長得比人還高,令地方惋惜。不過,近年在當地里長積極爭取經費及社區環保志工無私奉獻之下,綠地如同拼圖一般逐漸填滿荒地,而綠地裡種植的可食用香料、鮮蔬,也成為弱勢家庭或獨居老人餐桌上的佳餚,成為地方美談。
公二預定地面積約5600坪,格局方正,周圍均為住宅大樓,雖然一旁就有市二簡易公園及忠孝公園,但忠孝公園規模僅2座網球場大,其中塞滿羽球場、涼亭、公廁及遊樂設施,而市二簡易公園又是供孩童溜冰、騎車、打球或辦活動的水泥地,地方始終期盼社區能有一塊綠地。

預定地礙於產權問題未能整體性開發,部分空地閒置多年,芒草長得比人還高,甚至遭人亂丟垃圾。不過,近幾年在中原里長王秀璞積極奔走及爭取之下,陸續在屬於市府的土地施作了2座面積約485坪、265坪的小公園,其中又以265坪的「中原快樂棧」最為人津津樂道。
王秀璞說,「中原快樂棧」是運用都發局清淨家園計畫30萬元經費打造而成,但由於經費有限,鋤草、整地和清運垃圾幾乎就用光所有的錢,所以許多後期工作都是社區環保志工無私奉獻完成,許多裝置藝術也是靠志工的巧手翻新再利用。
當地居民表示,社區有許多長輩喜歡下午聚在一起閒聊,但公園涼亭空間有限,運動場人聲鼎沸又過於吵雜,以前有不少人是從家裡拉了一張椅子就坐在馬路邊聊開,十分危險。「中原快樂棧」雖然不大,但總是一個可以安心歇腳閒聊的綠地。
「中原快樂棧」不僅是草皮綠地,其中還有志工們的開心農場,除了辣椒、薄荷和九層塔等香料,還有小黃瓜、茄子和地瓜葉等鮮蔬,每當收成之時,受賄的就是社區獨居長者或弱勢家庭,因此志工們再照顧菜園時也格外用心。
王秀璞說,公二預定地雖然未能整體開發,但希望能像拼圖一樣,一步步實現社區民眾的期待,目前第三座小公園已經在規劃,未來可能會結合魚菜共生一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