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
有網友提到淡水有許多漂亮建案,但入住率不高;即使已經有淡海輕軌也是乏人問津。「林三淡」中只有淡水的房價仍未明顯成長,好奇原因究竟為何?有內行人詳細分析了4因素。
淡水房價為何漲不了?
該網友在論壇PTT分析,淡水、樹林、三峽這三區中,只有淡水的房價指數還沒突破前高,雖然在103年淡水新增了威秀、淡江大橋、淡水行政中心、家樂福、輕軌施工等,房價上漲,但不久後就遇上了囤房稅政策,使房市走向空頭,加上幾項交通重大建設沒有進行就算了,唯一完成的輕軌蓋下去卻發現慢的要命,導致住在淡水的人使用意願不高,很多住在淡水社區的人認為不如看準公車時間,自己搭公車到淡水捷運站還比輕軌快,認為這些問題都「打擊了淡水人的信心」。
此外,他還列出淡水的房價無法上漲的4個問題:
1.越來越塞的交通:淡水的人潮一年比一年多,交通問題卻沒有實際的改善,無論是平日或假日,開車都很容易塞車。
2.供給量大於需求:雖然淡水新市鎮在家樂福商圈一帶的房屋還是相當搶手,但新市鎮一期占地太大,還有很多大型的建案根本沒有賣完,持續有供給的情況下,需求並沒有完全跟上,房價當然漲不起來。
3.尷尬的地理位置:他分析,會選擇買淡水房子的民眾,大多是來自外地,無法負擔台北市的高房價,淡水也有了「台北捷運最便宜預售屋的重劃區」之稱,說是居住正義實現的地方一點也不為過。但若和於林口與三峽有國道1號跟3號的交通優勢比較,淡水就顯得尷尬,不只沒有高速公路跟快速道路,地理位置也很難有人剛好經過。
4.工作機會少:住的人口少,房子供過於求,勢必需要更多產業來支撐剛性需求人口。但淡水當地的工作機會不多,難以讓更多外來人口因工作來淡水居住置產,自然無法促進房價上漲。
最大問題在交通?
對於這名網友的分析,許多人都深表認同,其中「交通」因素更是引起眾人共鳴:「普通打工仔買首購宅第一要件就是到工作地點的交通,這點淡海輸慘」、「簡單說就是位置太差交通不便,大家買房還是要考慮怎麼上班,交通爛到有剩又沒有在地產業撐起市場,本夢比當然降低」、「簡單說就是位置太差交通不便,大家買房還是要考慮怎麼上班,交通爛到有剩,又沒有在地產業撐起市場」、「淡水雖在新北,卻不在基北北桃竹竹的交通及發展軸線上,很難吸引外地買家」、「淡水真的離台北市區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