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專題報導
台灣房價在近10年以來又被形容為「不跌神話」,尤其回頭看1950年代大安區土地公開標售底價僅「每坪787元」、1958年南京東路「台北市首批公商合營市民住宅」1戶3萬元、1960年代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以每坪2.8萬元買下育達商職對面公寓。
1970年代1台彩色電視機可買西門町2間套房,1980年代股市漲20倍,房價漲了10倍,1990年代淡水紅樹林房價曾喊價至每坪35萬元,2000年以來⋯房價似乎「回不去了?」
將台灣房市軸線拉開,可發現1950至1980年代的高房價反轉,大多歸咎於「政策平抑」,舉例來說,尤其是早期威權體制政府可大刀闊斧執行政策,完全管控「禁止房產投資」、「禁止房貸及消費性貸款」與「大幅調升利率」,甚至「全台施行空地稅」,政府可依據申報地價買回。
1980年代的多頭終結,除了是無殼蝸牛聯盟發動露宿忠孝東路運動,迫使政府正視高房價,1989年「228選擇性信用管制」,祭出土建融貸款不得超過公告現值1.4倍或造價5 成、限縮貸款期限、暫停無擔保購地貸款等;又當時1990年股市上萬點後狂瀉,也連帶讓房產走入「黑暗的1990年代」。
有許多專家指出,2014房市「績優股」已經退場,只剩下「水餃股」活跳跳輪漲,也有業者推估目前的時間軸即為「屋頂價進行式」,其實目前房市現況的確出現11項與歷史高點反轉前夕的巧合之處。
照歷史軌跡,房價一旦緩漲後並不會快速下跌,甚至會有「多空拉鋸」的言論,舉例來說,雖然1989年政府祭出信用管制之後,北市房價受到壓抑,但1992、1993年房價卻延燒至淡水與中南部,直到1997年全面施行容積率管制前夕,搶照、搶建新屋落成後供給過剩,致使讓房市全盤下跌。
而目前與前一波房市轉向大空頭相似處有11項,包括地毯式查稅、選擇信性用管制、調升土地公告現值、容積率管制、利率升息(微幅)、房市北冷南熱、海外不動產投資增溫、建商借殼上市、推案量持續高檔、地上權崛起及流行小宅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是前一波房價高點,北市後處於「房價僵持」狀況,待真正房價有感下跌,是到1993、1994年左右,但此時汐止、淡水甚至到中南部卻推案相當火熱,到了1995年台海危機、1996年總統民選受到兩岸關係緊張,又有波房市震盪,而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又讓股價從高點暴跌,建商跳票倒閉,至2001年之前房價甚至被形容「購屋壓力15年新低」。
但即便2014年有多項指標與當年房價反轉下跌前夕相符,但目前挾「房產史上5大催化劑」——超低利率勝過當年「7%左右低利率」、資金過度集中房地產、1996年捷運僅有木柵線通行,如今捷運被視為房價不敗之地,價格下跌尚未被挑戰,同時,所謂CBD地段「富人重劃區」的信義計劃區、台中七期等,也是近幾年發展起來,而兩岸關係和緩緊密更讓陸資預期心理在房地產之中不斷發酵,因此恐怕未必會與歷史軌跡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