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台北報導
今年3月好不容易脫標的大安區精華地段「爛尾樓」,屋齡只有4年,周邊房市單價動輒一坪百萬以上,總價高達4千萬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它自去年10月流入法拍市場,底價從5.3億元起跳,卻3次流標,直到降到每坪單價16萬元,才出現兩組人馬競標,最終由豐泰資產以1億888萬8百元得標,換算每坪只要約20萬元。
要細說這爛尾樓的前世今生,就要回推到2015年,當時一名王姓男子看上這預售屋物件,總價9180萬元,他付出3700多萬當訂金,不料建商遲遲不過戶,最後更被檢方揭發是起沒有「履保專戶」的買賣詐欺案。
該建案位在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16巷10號,由於建商債務問題淪為爛尾樓,如今建案負責人也遭北檢以詐欺罪嫌起訴。圖/google map
檢方調查發現,王姓男子匯款當訂金的帳款,最後全部沒有進入預售屋價金信託履保專戶,反而全都入了建商口袋,這筆錢更被林姓負責人挪用,其實建案權利金早已讓渡給民間放款業者,卻隱瞞持續販售物件,現在林姓負責人遭北檢以詐欺罪嫌起訴。
過去台北市法務局消費者服務中心主任徐逢源就表示,這類詐騙手法,就是購買預售屋民眾最怕遇到的問題。首先根據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消費者若在交屋時發現瑕疵,有權要求建商進行改善之後才進行交屋。
而建商若沒有另設履保帳戶,只是一般的建設公司帳戶,根本就是違反規定。他說,消費者若要自保,應該在簽約時就要求確認履約帳戶的名稱,正常應該明白標示為某建設公司的履約專戶,並且應該要在履約專戶的合作銀行官網,查詢到該專戶的資訊,這樣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