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即時報導
高雄市政府10年前啟動高雄厝計畫,現進階到3.0版,太陽能、立體綠化、雨水貯集是建築基本配備,多年來已創造4.88座高雄中央公園的綠化量,667座世運主場館的光電設置量,一年減碳133萬噸。工務局在高雄厝邁入第10年之際舉辦國際論壇為疫後建築轉型找解方,台中科大副教授李孟杰說,健康宅邸還是應回歸「通風好,採光佳」這種老祖宗的智慧準則。
高市工務局今舉辦舉辦高雄厝3.0國際論壇,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採用視訊及全球同步直播方式進行,打破地域限制邀德國、荷蘭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就疫後新生活模式獻策。
高市工務局今舉辦高雄厝3.0國際論壇,邀國內外專家學者就疫後建築轉型提供解方。圖/聯合報記者王昭月攝
代表市長陳其邁出席的祕書長楊明州,當年任工務局長時一手催生高雄厝計畫,他說,高雄在100年啟動「高雄厝計畫」,目前有6萬多戶申請建高雄厝,2萬多戶領得使用執照。推行近10年來,已創造4.88座高雄中央公園綠化量,667座世運主場館的太陽光電設置量,33.6座寶業里滯洪池的雨水貯集量,有助降低空汙、熱島效應,並朝高防災能的海綿城市邁進。
台中科大副教授李孟杰就疫後建築轉型議題提供見解,認為室內空間回歸「通風好,採光佳」這種過去老祖宗的智慧準則,才是防疫最好的環境。
他表示,台灣室內空間隱藏許多致病地雷,包括幾乎不清洗濾網的冷氣機;年久積垢的水管都是,其中國人慣於把冷氣調為「內循環」,不與戶外新鮮空氣進行換氣,形同讓人體長期曝露在髒汙及致病的空氣中。
李說,台灣高溫潮濕,多數民眾以為換上氣密窗就能阻絕濕氣,結果房子不通風、不透氣,容易結露,這種高濕環境也容易滋長塵蟎、黴菌、書蠹蟲等,蟲害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