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家瑜/台北報導
有媒體報導行政院在107年總預算中,獨缺蒙藏委員會預算,傳今年底將遭到裁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天證實,未來蒙藏相關業務及49名職員將移撥文化部和陸委會,預計在年底前完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迫遷來台,許多政府單位如蒙藏委員會等無法發揮預期功用,或是因政治因素臨時編組的國家統一委員會等,在時空環境變遷下,免不了面臨精簡化或裁撤命運。
由蒙藏會在2012年所發行的「2012年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系列電影展」。(蒙藏委員會)
●挨批剩象徵意義 蒙藏會年底熄燈
中華民國領土涵蓋蒙古和西藏地區,面積遼闊,資源豐富,地處亞洲心臟要衝,而蒙藏民族在語言文字、歷史文化、風俗習尚、地方行政制度等方面,都有其獨特模式。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沿襲滿清舊制,在中央設置理藩部,但該部旋被廢除,由內務部蒙藏事務處接管。該處陸續改制為蒙藏事務局、蒙藏事務院。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入北京,將蒙藏事務院改制為「蒙藏委員會」,隸屬行政院部會之一,而在國共內戰爆發後,蒙藏委員會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至今。
不過因為政治地理因素影響,行政院蒙藏委員過去常被指責是「實際功能不清」的單位,只剩下象徵意義,扁、馬政府都曾討論過裁撤蒙藏會。去年2月間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陳其邁、徐國勇等人直接跳出,認為委員會因為中國的關係,不敢觸碰西藏人權議題;即使沒有什麼作為,105年度仍編列1.2億元預算,其中人事費便高達7500萬元,「應該直接廢除」,不然只是增加政府負擔,浪費納稅人的錢。對此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蔡玉玲喊冤表示,事情都沒有少做,「可是每年都被砍預算、被砍業務費。」。
●蒙藏會功能?照顧在台蒙藏人士、蒙藏文化保存傳揚…
去年10月總統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中,支持將蒙藏會優先列為行政院組織改造單位,顯示民進黨有意快速改組。蒙藏會目前業務包括對在台蒙藏人士的輔導照顧、蒙藏文化保存傳揚、人才培育、蒙藏研究,與海外蒙藏族聚居地區的人道援助,與經貿、學術、文化及醫療交流等。徐國勇說,因總預算案須於8月底前送立法院,且不再編列蒙藏會相關預算,為周延起見,規劃在總預算案送出前,將先把廢止「蒙藏委員會組織法」送立法院審議。
另外,依據「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原機關裁撤時,相關法規未及配合修正時,行政院可用行政命令停止辦理掌理事項。
●台灣省政府 另一個繁華落盡的機關
台灣省政府是中華民國台灣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成立於1947年,前身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原具有完整的地方政府功能。在1998年實施精省後,已經成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不具備實施地方自治的能力。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國民政府有鑑於台灣民眾對時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首長陳儀強烈不滿,於同年4月將長官公署改制為台灣省政府。台灣省政府原位於台北市,當時之辦公廳舍即今之行政院大廈。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遷台,為防範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轟炸台北而癱瘓行政中樞,台灣省政府於1956年遷至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改設辦公區在台中市。
●台灣省、中華民國幾乎重疊 李登輝決定凍省
不過台灣省的面積占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的領土超過98%,中央與地方行政區域與職權過度重疊,1997年前總統李登輝決定與在野黨聯手凍省,透過國民大會憲法增修條文修正,將省虛級化改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移除省政府原有的地方自治功能。其屬下各級機關編制全部均予改隸更名或撤銷(例如:原「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改制為「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轄下的縣市也改為直屬中央政府管轄,僅留部份單位運作,原省府廳舍多數轉為各部會中部辦公室使用。
●精省後年預算仍破億 時力徐永明砲轟「盲腸機關」
199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加強縣(市)政府的地位與功能,並陸續廢止《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等。台灣省政府功能大幅萎縮,但每年編列預算仍非常可觀,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批評,台灣省政府、台灣省諮議會與福建省政府等三個「盲腸機關」,106年預算案共編列2.8億元,不廢省是自我矮化國格、國際笑話。
●僑委會——馬英九曾想裁併 頂不住僑胞壓力作罷
除了蒙藏委員會,行政院下轄的另一個同等級的「委員會」即是僑務委員會,它也屢次被點名應當裁撤,早1972年我退出聯合國後,就曾考慮裁撤僑委會,但當時僑胞即高呼,海外僑胞有一千八百萬人,還超過在台灣的同胞人數,何況僑胞是「革命之母」,絕不可不重視,到了1988年李登輝代理總統後,行政院檢討組織精簡,又有要求蒙藏與僑務兩委員會裁撤的聲浪,但不了了之,到了郝柏村時代,組織改造案出爐,如同難兄難弟的兩委員會倖存下來,可是,組織改造的要求一直沒有停歇,到了馬英九總統上台,他卻準備動真刀,當時要落實行政院組織法修法,內部討論要將僑委會裁併到外交部內,成立「外交及僑務部」,仍然遭到猛烈抨擊。
馬英九只好出來緩頰說,僑委會未來與外交部合併,這是升格不是裁併,新機關也會增設負責僑務的政務副部長,僑務工作仍將持續推動。他藉接見自東京返國的日本僑領表示,政府組織改造將各部門精減為二十八到二十九個單位,屆時僑委會將升格為「部」,與外交部整併後名稱為「外交及僑務部」,僑委會並非消失。然而,馬英九還是頂不住僑界的壓力,僑委會不動如山。
●退輔會——蕭萬長內閣曾想裁撤 蔡政府應無餘裕
1998年的蕭萬長內閣,曾經作出裁撤退輔會的精簡組織方案,當時方案中亦是僑委會與外交部合併,然而,最後都因情感上、實務上的考量,還是傾向維持現制。原因很簡單,退輔會之於榮民的情感,就猶如僑委會之於僑胞。
但退輔會應可暫時高枕無憂,現在蔡英文政府正遭遇反年改團體的緊迫盯人的抗爭,而軍人年金的改革又迫在眉睫,方案將採雙軌制,退休軍人的年金就由退輔會擬定,蔡政府應無餘裕思考裁撤退輔會。
●國統會——陳水扁給「一千元」預算 已是名存實亡
1990年由時任總統李登輝宣布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隸屬中華民國總統府的任務編組單位,主導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依據「民主、自由、均富」,力促中國統一。國統會成立後共舉行十四次會議,更在1991年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國家統一綱領,訂出近、中、遠程三階段,最終希望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願,以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軍隊國家化為原則,共商統一大業。
但他自己在1999年發表兩國論,宣稱兩岸是兩個國家,國統會這時已如風中殘燭,2000年政黨輪替後時任總統陳水扁則未再召開過國統會議,國統會每年的預算則銳減到象徵性的1000元,幾乎停止運作。
2006年2月陳水扁宣布國統會「中止運作」,國統綱領停止適用,對岸中共為此大力抨擊,但美國方面希望大陸「別輕舉妄動」,同時要求中華民國政府說清楚其國統會是否真的終止並取消其運作,不希望兩岸任何一方改變其現狀而損及美國的利益。
這個只是任務編組性質的單位,如今已是名存實亡,不必裁撤也已不存在了,裁不裁也已無關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