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
維冠大樓的搜救工作,在春節收假前尋獲最後一名失蹤者遺體,完成搜索任務。維冠為何釀成如此巨大的災難,責任在建商或特定擅自拆牆毀柱的住戶,都是必須深入追究的問題。
建築法規失修。(好房網資料中心)
和食安危機一樣,台灣建築法令一直存在年久失修的問題;即在九二一地震的慘痛災難後,許多教訓卻未被記取。我們除了缺乏與時俱進的建築安全及施工管理規範,建物的監工和驗收往往流於形式主義;而像維冠建設這樣的「一案建商」則比比皆是,建商蓋完一棟大樓就宣告倒閉,再改名另起爐灶。在這種投機心理下,除蓋不出有品質的建築,許多責任也難以追究。
另一嚴重問題,是大樓住戶在裝修過程任意變更格局,破壞整棟大樓的安全結構,使得左鄰右舍陷入險境。以這次燦坤向「籃太太」租用之賣場,是否因拆牆致險,也必須查明。
倒塌的維冠大樓,除出現保麗龍填塞的地板,牆壁夾層也露出鏽蝕的沙拉油桶,以及連根拔起的梁柱。如果說是為了減輕樓板重量,不能用其他合格材料施工嗎?但國內土木技師和結構技師則稱,這是民間常用的手法;可見,業界人士對於建築規格和材料的施用態度草率,驗收單位也視若無睹。此外,諸如鋼筋捆綁的閉合角度不足,鋼筋續接器的位置不正確,更是致命之處。這些漏洞,必須設法立法防堵。
倒成豆腐渣般的維冠,是台灣建築外強中乾的照妖鏡,這樣的危樓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