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婕翎、趙容萱、王昭月/連線報導
昨天是國慶日,全台各地都有國慶寶寶誕生,大台北地區各醫院產房迎接新生兒逾30名,但不少婦產科醫師感嘆,20多年前,大台北國慶一天就能接生百名國慶寶寶。搶救出生率,有醫師寄望政府補助人工生殖費用,但也有醫師認為效果有限,應先改善生育及育兒友善職場環境。
內政部統計,去年出生嬰兒數17萬7767人,跌破18萬人,是10年來最低點,死亡人數為17萬6296人,出生數只比死亡數多出1471人,今年上半年更發生「死亡交叉」,出生率已低於死亡率,首現「生不如死」,出生率低是國安危機,加緊增產報國成重要議題。
醫院今年接生的國慶寶寶數量較往年大減。圖/台中茂盛醫院提供
生安婦產小兒科醫院長吳昆哲說,少子化與政經情勢有關,疫情、中美貿易大戰、共機威脅等負面因素,都會影響生產意願。義大大昌醫院長張基昌憂心,今年的生育數恐破不了17萬人。
台中茂盛醫院長李茂盛說,日本試管寶寶占新生兒的15分之1,建議師法日本,每年可望再增加2至3千名新生兒。
衛福部自104年4月起,提供試管嬰兒補助,每年最高15萬元,但僅限低收、中低收入戶。即使具補助資格,要找到願與政府合作,以較低價格執行人工生殖的合約院所更少。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說,人工生殖常動用高階治療,政府尚未找到解方前,放寬補助條件,也可能淪為看得到吃不到。
黃閔照說,有意願人工生殖的家庭早已接受治療,「頂多首年治療人數衝高,後來就會朝常態性發展。」搶救出生率,應先改善生育及育兒友善職場環境。
國健署婦幼組簡技陳麗娟指出,以日韓為例,雖補助試管嬰兒費用,但對於增加出生率的影響不大。考量預算有限,將優先補助福利身分者的生育願望,未來將重新檢討現行人工生殖補助的方式與補助對象,研議補助年齡條件、補助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