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柯毓庭、張宏業、廖炳棋/綜合報導
近年來因虛擬貨幣投資遭詐騙的民眾不少,辦案人員發現,虛擬貨幣投資詐騙案的受害人年齡層多為中壯年及不到30歲的年輕人,研判因屬於新興經濟,年輕人較容易在網上吸收投資資訊,因此受騙;還有一類愛情詐騙結合虛擬貨幣,受害年齡層從青年到老年都有。
曾有大學生在網路上看到虛擬貨幣投資廣告,看似很好賺,在社團、校園裡「好康到相報」,結果全上當,有學生把父母給的生活費、學費及自己打工賺來的辛苦錢全賠光,驚覺受騙後在警局痛哭流涕。
另一類受害人年齡層偏向中壯年,有一定積蓄,想投資開源,看到網路上討論虛擬貨幣,被誘投資後,賠掉畢生積蓄的大有人在,辦案人員指出,去年因疫情影響,「有些人關在家中,玩到走火入魔才發現上當的都有」。
刑事局去年偵辦的一起投資虛擬貨幣詐騙案件,被害人包括打工族、上班族、學術研究人員,還有老師;基隆一名50多歲家庭主婦,認為投資虛擬貨幣有利可圖,前後拿出1千多萬元積蓄匯給對方,最後血本無歸。
新北市淡水警分局竹圍派出所長劉宗鑫指出,虛擬貨幣詐騙自前年開始大量冒出,多半利用假的APP或網址,誘騙民眾投資後,先回饋小額現金,吸引民眾投入更多金額,最後一舉收網,刪掉APP或是消失,讓民眾錯愕發現被騙,金額從數萬元到數千萬都有,與傳統詐騙手法相比,金額多半更高,「民眾會想著投資更多就能賺更多」。
還有一類愛情詐騙結合虛擬貨幣,受害年齡層從青年到老年都有。針對銀髮群,犯嫌會在臉書等社群軟體自稱是外國的軍官、醫師,等對方陷入愛情陷阱後,要對方拿著現金到比特幣ATM以現金買幣再轉到國外;或是把對方當車手,要他收到不法所得的虛擬貨幣後轉到國外。不少受害人為愛沖昏頭,曾有老婦人為此「學買幣、學開虛擬帳戶」,也有老年人不懂問兒女,兒女才驚覺父母被騙。
不只民眾受騙,近年企業遭勒贖也常被要求以比特幣支付贖金,鴻海集團美洲廠區曾遭網路勒索病毒攻擊,駭客要求支付1804枚比特幣,相當於台幣10億贖金,幸獲鴻海資安團隊及時攔阻。
調查局指出,犯罪者吸引民眾投資虛擬貨幣,多是唬人的幌子,利用大部分投資人對虛擬貨幣及「區塊鏈」的知識有限,在認知錯誤下,促使被害人幻想新商業模式及高獲利期待,掉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