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昱光/台北報導
巴拿馬報告爆出海外避稅案件,其中1.6萬筆與台灣有關,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目前未取得相關資料,對報告的真實程度仍持保留態度,但承諾會主動與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聯繫,針對高風險案件優先解密,成立專案小組進行了解。
張盛和昨(6)日出席立法院時表示,針對巴拿馬報告的避稅案件,目前還沒看到任何文件,以及解密情形為何,因此資料真實性有多少還無法得知,不過報告內提及台灣的1.6萬筆資料,會請國際財政司成立專案小組先行瞭解,主動向ICIJ聯繫尋求合作,由國稅局協助,取得相關名單後,按照風險等級區分,從有較高逃漏稅的個案率先調查解密。
張盛和說,巴拿馬文件解密難度應該不高,財政部有稅務專業,如果能取得資料,解密速度應該會比較快。另外他認為,若是學者、官員應該可以先排除,學者嫌疑低,官員富有的不多,由於個人採中華民國來源課稅,並非全球課稅,所以也不太可能在名單中。
根據巴拿馬報告的揭露資訊,國發基金也列在名單中,張盛和回應,國發基金不是課稅單位,沒有避稅問題,會被列入名單中感到太離譜了,認為這1.6萬筆的名單應不是全數都有逃漏稅情形,會再請國稅局深入了解。張盛和指出,目前仍無法與海外國家有全面性的資訊交換,只能針對具體個案進行交換,而且台灣跟巴拿馬未簽署租稅協定,進行海外實際查帳會面臨一定難度。
他說,公權力有限,在資訊不夠充分下,沒辦法說追就追,而要追查國外逃稅有兩條件,一是與其他國家簽署租稅協定,二是國內法規完備,財政部掌握相關資訊後,會密切觀察一些在國內績效不錯,卻在第三方設立公司的企業,如果有明確逃漏情況一定會查。
張盛和說,有法源依據,對於海外追稅將更為有利,對於以往透過在第三地設置海外公司的台商,也能夠避免雙重課稅風險,預估通過反避稅條款後,每年稅收可以額外增加70~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