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姜霏/桃園報導
中元節放水燈為重大傳統民俗活動之一,環保人士擔憂放水燈及鞭炮過後的垃圾、噪音及煙灰,會造成空氣、水質及生態汙染。桃園市環保局2日以數字表示,鞭炮雖影響空氣品質,但並非空氣汙染的主因,民眾若放水燈至河流及出海口,須先向環保局及水務局申請,近期也會加強清運。
水燈樣式千奇百種,早期為讓水燈漂浮在水面上,許多廠商採用保麗龍材質,但後續若無確實清理,會導致下游垃圾堆積、河流堵塞。環保局海管處副處長林錫聰表示,現在水燈多使用環保材質,海管處也會在中元節後加強出海口巡邏管制,頻繁清理下游垃圾,民眾欲在出海口及河邊放水燈須先向局處提出申請。
每年中元普渡放水燈活動民眾都熱情參與,但水燈放入河流及海洋中若沒有確實清除,會造成生態極大負擔。(姜霏攝)
河邊放水燈須申請
水務局水利養護工程科長陳文龍指出,近年來環保意識提升,甚至有廟方在下游撿取水燈重複使用。
環保局空保科長張書豪表示,空氣品質指標低於50為良好,高於100會造成人體危害,中元普渡活動1日晚間空氣品質指標為51普通階段。中元節放水燈活動僅有1天,其他遶境活動造成的空汙更嚴重,但近年鞭炮的材質通常為低油成分,對比往年,對生態造成的負擔相對較低。
霾害才是空汙主因
張書豪強調,空氣品質指標高於100,通常為重大災情發生,或東北季風境外影響,才會導致空氣品質亮紅燈
據環保局統計,民俗月8月19日至9月1日止,桃園市pm2.5平均數值為9.8μg/m3,對比前1個星期的pm2.5平均數值9.6μg/m3,僅有些微差距。張書豪表示,雖然燃放鞭炮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但延燒好幾天的火災及大陸霾害才是影響台灣空氣品質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