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76134

建商為何要拉高公設比? 專家勸:看清「這項」才關鍵!

#公設比 #建商 #建築技術規則 #政策 #內政部 #房價 #預售 #租售
好房網News記者林清坤/綜合報導
 
台灣房屋公設比過高的問題飽受爭議,在今年5月時內政部提案修正「建築技術規則」,想降低新建案的公設比來達到降低房價,但尚未定案。對此,就有網友好奇,把公設比拉高,建商能因此增加獲利?否則為何產生這麼多糾紛?
 
一名網友在PTT《HOME-SALE》版上發文,他表示在2020年底開始,就頻繁看到新聞上在探討公設比拉高無法可管,令他相當好奇,「建商為什麼要把公設比拉高?會因此增加獲利嗎?」
 
台灣房屋公設比過高的問題飽受爭議,在今年5月時內政部提案修正「建築技術規則」,想降低新建案的公設比來達到降低房價,但尚未定案。圖/photoAC
專家表示,買房並不是公設越低越好,低公設比的小建案很容易出現樓梯、電梯、門廳等空間狹小的問題。圖/photoAC

 

原PO提出看法,會不會是因為建商拉高公設比,就可在對外廣告或是銷售口號上,達到強烈的廣告效果,「譬如室內實際坪數15坪,拉高公設比,在廣告上可以吹到30坪,讓外界誤以為700萬就可以買到30坪?」,但原PO後來想想又認為,民眾在簽約購買前,一定會去看現場,合約上也會載明實際使用的坪數大小,對此困惑道,「怎麼會付款交屋完,才產生高公設比的糾紛,這不是賞屋時就會發現嗎?」
 
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發表自身看法,「其實公設比太高,單價就會相對降低了,實際看室內坪數評估要出多少錢才是正解」、「問題就是一堆建商高公設比,結果也沒什麼公設,只有車位坪數變少」、「因為公設不算容積啊,當然蓋好蓋滿,民眾還得付錢」、「現在要低公設全新的大概只有透天跟新加坡式建築」、「公設比拉高的話建案毛利率會增加」、「細節來說可能會賺一些,但不是為了賺這零頭蓋公設」。
 
針對此問題,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表示,大樓普遍公設比在2成多左右,若建商為了增加民眾買房的吸引力,規畫社區健身房、宴會廳、游泳池等休閒公設,才會將公設比拉高到3成多,但這些其實都是購屋族可依據自身需求決定是否購買。
 
陳炳辰提醒民眾,買房時最需注意的其實是室內的「實際坪數大小」,來衡量自己購買的價格是否合理,最容易產生糾紛的為預售屋物件,因預售屋無法看到實際樣貌,交屋後才發現坪數出現尺寸誤差値,建議可以在簽合約前先和建商討論好可以接受的誤差範圍或比例,並明列於合約內容中,保障自身權益。
 
針對公設比過高的問題,內政部日前也說明,目前正在與各界溝通,改革大方向主要有二,首先是針對社區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將分級訂出面積上限;第二則是停車空間檢討,傾向由買車位的住戶負擔,避免「車公」變「大公」等問題。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