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台中市環境保護局致力改善台中市農地土壤污染,目前已完成99%改善並解除列管,為預防農地再次受到污染,今年度利用智慧科學工具「重金屬監測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佈設於大里區、大甲區、南屯區及后里區的農地及灌渠,檢測重金屬濃度追溯污染源頭,與農民攜手維護土壤品質。
環保局說明,農地污染事件發生與污染來源、渠道水系及底泥重金屬累積等傳輸途徑息息相關,因此整合農地污染潛勢資訊,回饋預警模式,強化污染源追查為當務之急。
揪農地污染源頭,「縮時膠囊」 建功。圖/台中市環保局提供
市府利用智慧科學工具「重金屬監測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佈設於污染熱區源頭周邊水系、灌溉渠道與農地土壤,利用水質中重金屬離子與縮時膠囊離子交換特性,回收篩測估算重金屬進入灌溉渠道的可能位置與累積效應,限縮污染途徑並加以防範,配合總量管制概念,避免農地重金屬污染再發生。
環保局指出,今年特別篩選出過去農地列管面積較大,糧食種植主力的行政區作為優先預防監測對象,包括大里區、大甲區、南屯區及后里區。囿於今年初旱災影響,灌溉渠道未排放灌溉用水及配合農作物耕種及採收期成,因此在7月中旬配合農耕,完成農地及渠道縮時膠囊放置,以利監測農地土壤品質。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農地污染最主要來源是灌溉水源,縱使事業源排放水質重金屬濃度符合放流水標準,經年累積也可能造成受體土壤受到污染,市府全面盤點高污染潛勢位置,發展農地灌溉水污染量化工具,加強預防對策,嚴格為民眾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