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陳婕翎、陳雨鑫/台北報導
我國採購的疫苗「下落不明」,前外交官批執政黨意識形態作祟,導致比五十幾個國家晚取得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一改過去強調「國際打壓」態度,承認是國際談判和分配問題,「可以批評我方談判技術不好,或對候選疫苗要求高,但扯意識形態就遠了。」
被問及當初若與東洋簽約,我國恐怕已取得「輝瑞/BNT」疫苗,陳時中強調情意不和即會破局。但前外交官介文汲點出破局是採購過程參雜政治意識形態,犯了國際採購大忌,引發陳時中反擊是「無稽之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記者黃惠群/攝影
去年十一月中旬,陳時中公開表示「口袋已有疫苗」,堅信我國能在今年第二季開打;去年十二月卅日透露,台灣採購疫苗面臨政治打壓,「今天高高興興公布,明天廠商可能被打壓被迫減量。」明示、暗示與中國大陸有關;上個月廿九日,再被問及我疫苗採購窘境,陳時中改口痛批大國超買,世界衛生組織不夠力。
針對指揮中心不斷調整說法,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表示,陳時中過去確實會用意識形態暗示國際採購狀況,但是讓疫苗採購破局的關鍵不是國際政治意識形態,反而是「內部政治力介入」。
王任賢說,陳時中願意開始檢討談判技巧或對候選疫苗要求高是好的開始,但也要注意別讓內部政治力介入,否則東洋事件還會再次發生。
對於疫苗採購,陳時中強調會盡全力排除障礙,冷鏈措施「沒有問題」,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曾呼籲,採購疫苗或是冷鏈設備皆是透過人民納稅錢建置,指揮中心一直以保密協定為由不願公布疫苗採購細節,對於「未簽署」保密協定的冷鏈系統應清楚對國人報告,才是負責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