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本報訊
台灣癌症基金會曾推估到2020年,癌症發生人數1年將高達11萬人,較目前每年8萬多人增加逾3成,不僅造成健保支出快速增加,龐大的藥費、看護責任也可能在少子化趨勢下,成為下一代的負擔。
人口老化相關的長照問題,可借鏡日本。(截取自維基百科/Davidmaxwaterman攝)
而長期治療的癌症患者中,部分患者由於暫時喪失行動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長期看護人力來協助日常生活行為。部分病患家庭會聘請看護來協調看護工作,以期分擔看護壓力,但聘請看護的費用不低,長期下來是一筆額外的龐大負擔;不僅是癌症末期,失能者包括中風半身不遂、植物人或意外重症等均需長期看護,不僅增加健保支出,也侵蝕原本家庭的生活水準,於是發展全方位看護機器人是台灣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台灣人口出生率偏低,加上人口結構不斷老化,根據估計,2018年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率將達14%,將正式邁入國際慣稱的高齡化社會,至2025年台灣高齡人口比率則將進一步高達20%,形同將走入超高齡社會。
由此可見,高齡化社會的長期看護產業,將會是智慧看護機器人未來主要的市場,預期在未來10年後的生活情境將以獨身生活及智慧服務機器人、看護機器人為主軸。
台灣具備發展實力與資源
只欠東風
2009年11月由台灣近10校聯合舉辦「智慧型機器人前瞻技術開發計畫」成果發表,現場展示擬人形機器手臂、同步定位與環境建圖、人臉追蹤技術、人臉表情辨識互動模組等,這些技術全都整合在名為「Monica」的自走智慧型機器人中,包括為病患導覽醫院、指引診間,還擔任警衛,遇到侵入者或火災即發出警報,甚至還可辨識醫院工作人員,並以語音對談,但這些功能僅止於在醫院場所。
此外,雖然Monica也能居家看護,一旦病患跌倒或出狀況,機器人就會即時傳簡訊給醫生,讓病患透過機器人和醫師對談,醫師還可透過機器人的眼睛(即是攝影機鏡頭安裝的位置)問診,但對安養機構與家庭而言,恐怕距離真正符合其看護工作需求還有一大段距離。
加上安養機構的預算限制、一般家庭經濟能力有限,往往無力負擔導入昂貴的智慧服務機器人費用,尤其是現階段自主性智慧服務機器人的動作反應不如人類靈敏,也不易做到可主動協助受助者從地板上自行站立、坐立或躺臥等動作,意即現階段台灣智慧服務機器人功能尚未能滿足看護人員的真正需求。
為此,台灣若要正確切入真正看護工作需求及順利發展看護機器人產業,就得借鑒日本在看護機器人產業發展經驗,並參考其政府推行的機器人戰略與獎勵推廣制度,同時還要結合社會福利制度,以降低一般家庭獲得看護機器人的門檻。
現階段台灣機器人產業重心是在關鍵零組件與工業機器人領域,對於智慧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卻僅止於學術研究機構,僅有數家廠商如保全機器人、吸塵機器人等廠商將部分技術轉化為產品市場化,但仍缺乏更多新創廠商參與及推廣。尤其是與人更貼近的看護機器人產品,儘管台灣政府提供輔助創業相關資源,但仍缺乏更友善、完整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環境,使得參與創業者、新創廠商望而卻步。
此外,台灣相關機構單位往往會透過引進外籍人士來補足日益減少的勞動人口缺口,特別是看護工作,現今台灣政府與相關廠商對勞動人口的日漸流失恐怕也是無感,畢竟降低人力、投資成本成為台灣廠商獲利的慣用做法。如此一來,對台灣代工製造產業而言,發展智慧服務機器人就相對較沒有急迫性。
回頭觀察其他先進國家如日本,這些國家都正為了解決人口高齡、勞動人口流失的問題,而積極透過較成熟的機器人技術來發展看護機器人相關技術與產品。由此可見,發展符合看護真正需求的看護機器人更是台灣政府與相關機構單位、廠商等需正向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