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柯宗緯/高雄報導
中央鬆綁營地限制,露營業者兩樣情。中華民國露營觀光產業聯盟總會理事長吳玟霆表示,業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目前至少有個法規可依循,「先求有再求好」,可讓露營不再被汙名化。然而,可設置設施總面積不得超過660平方公尺,恐怕露營場合格率會不高,呼籲政府再與業者多溝通,放寬諸多限制。
吳玟霆提及,每年經常露營人口已破300萬,全國露營協會歷經4年多來爭取,中央終於釋出善意鬆綁營地限制,然而現行頒布規定,露營場面積應小於1公頃,營位設施、管理室、衛生設施不得超過660平方公尺,其中衛生設施及管理室不得超過66平方公尺,現況難以達成。
吳玟霆指出,現今平均每個露營場約30帳,但660平方公尺大約只能配置出8營位、8車位,這對靠這行吃飯的業者而言,恐怕入不敷出;另也希望不要將草皮、碎石、棧板等不透光設施納入660平方公尺之中,若強硬用此規範來管制,必定會扼殺露營觀光產業。
吳玟霆坦言,7月22日頒布後,就收到很多營主來電詢問,大家心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可以正名化,一方面也盼法規能更人性化,合理的總量管制,制定建物範圍是必須的,但也希望政府不要因噎廢食,限縮到無法達成基本生活的低標,否則只是「看得到吃不到」,讓申請合法化牛步。
全台最大的露營媒合平台「露營樂」業者卓良賢說,過去幾年台灣沒有完善申請辦法,露營業者卡關最大困境就是「農地農用」,因地目使用問題無解,業者想合法化卻有心無力,如今中央制度鬆綁,對業者來說是一大利多。
卓良賢提到,疫情以來,國內露營產值已提升2成多,但目前國旅大爆發,飯店、民宿業者受惠,露營業者仍被排除在外,無法適用於國旅補助,或是因「非法」而不受政府推廣,他樂見疫情趨緩後,露營市場會愈發蓬勃,甚至放眼邊境開放搶攻國際觀光,未來預估有百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