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筱恬/特稿
高雄氣爆案真相逐漸明朗,但連日來藍綠政治人物互推責任、翻舊帳叫罵,讓民眾看了深感無奈。其中統籌分配稅款隨著高雄立委喊出「中央爽收稅、高雄活受罪」後引發討論。
政客爭取到稅收,能否真的彌補工業城市居民遭遇的痛苦,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人打了一個問號!(好房資料中心)
財政部長張盛和透露,可調高汙染指標權重,但政客爭取到稅收,能否真的彌補工業城市居民遭遇的痛苦,把錢花在刀口上,讓人打了一個問號!
雖然實際情況是高雄每年統籌分配稅款200多億,不見得比其他縣市少,「中央收稅、高雄受罪」卻一語道破工業城市居民,長期忍受高汙染的痛,未來還要住在「一顆不定時炸彈」旁邊的無奈。
現行營業稅款有無分配不公,其實各有看法。民國88年時營業稅為地方稅,由地方政府全拿,卻引發稅收都給台北、地方政府企圖干預業者的情況,最後才修法改為「國稅」。無論公司在台北或高雄,營業稅通通上繳中央,再由中央依照各縣市人口、土地、營業額等進行公平分配,藉此平衡城鄉差距。
不過營業稅額需不需要全部上繳中央?工業汙染縣市能不能獲得更多補助款?倒是值得討論。公安意外頻傳的雲林六輕廠區,每年上繳國稅高達500餘億元,但統籌分配稅款下來,因為人口、土地佔弱勢,只分配到40幾億,地方軟硬體建設因而長期停滯不前,這樣的情況就相當不平等。
張盛和鬆口可調高汙染權重,立委也提出版本,建議各縣市政府徵收到的營業稅,直接分配20%給當地,讓縣市政府比較有招商、歡迎企業設廠的意願。
但法案一旦在立法院審議,全國各地縣市開始角力,可以想見的是,年底因為選舉,也只會以吵吵鬧鬧收場,甚至淪為政客舞台。
就算真要到錢,經費又是否花在工業城市居民真正要的重建經費、公共安全檢驗、環境維護等刀口上,而不被地方政府拿去蓋大樓、放煙火,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