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張立勳/台北報導
台灣燈會睽違23年、在明年2月5至19日重返台北市舉辦,以「光源台北,台北就是未來!」為主題,打造不同以往的城市型燈會,預計有1000萬參觀人次,經濟產值可達210億元,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台灣燈會大概會是邊境解封對世界開放後,台灣第1個大型活動,透過燈會帶動東區和信義商圈經濟,目標把生意拉回來。
市府昨舉行台灣燈會在台北企業參與說明會,產發局副局長吳欣珮指出,台灣燈會自1990年起每年都在台北,2001年開始到各縣市輪流舉辦,明年台灣燈會將回到台北,將以「光、源、未來」規畫,範圍由東區商圈串聯國父紀念館、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大巨蛋、信義商圈,最南到四四南村,4大展區有1座主燈、6座副燈,面積達180公頃。
吳欣珮表示,東區商圈代表台北巷弄文化,以台北放閃光、彩光伸展台為主軸,透過藝術家、設計師以燈飾裝點街景;松山文創園區、大巨蛋以多元融合為主,展出原住民、新住民和客家文化燈區,大巨蛋建築外圍也將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燈」;信義商圈是未來科技和文化潮流,101大樓要讓世界看到最高的燈。
她說,參觀人次預計達1000萬,經濟產值210億元,除主題燈區,北市12行政區也有不同燈飾,把遊客帶到北市各商圈、景點。
交通部觀光局主祕林佩君強調,台灣燈會在世界觀光組織評價是「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世界十大夜景遺產」,這些年台北更加多元、共生,台灣燈會應該非常有機會是解封後的第1個國際級活動,讓世界透過台灣燈會看見台灣疫後一如往常美好。
柯文哲致詞時指出,台灣燈會回到台北舉辦,更重要的是疫情下邊境對世界開放後,台灣的第1個大型活動,希望透過台灣燈會把東區和信義商圈生意拉回來,市府也在思考哪幾個國家觀光客會最多,針對不同族群設計活動,過去台灣燈會是找空地舉辦,在都市裡辦燈會需要創意,要運用燈會改變市容與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