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瓊玉、曹悅華/台北報導
「您的貨已經送到家門口囉!」疫情三級警戒持續至今近兩個月,觀光旅遊業備受衝擊,有些在地小旅行社為求生存,不惜遊走灰色地帶,充當起「貨運公司」,以九人座小巴載運貨物,但一趟送貨可能違法,有業者呼籲放寬旅行社經營項目,盼在疫情下多點生存空間。
疫情延燒,旅遊產業成「慘」業。為求生存,旅行業也開啟斜槓人生,像是鳳凰旅行社跨足健身產業、雄獅賣起手搖飲和農產品,還有旅行社賣起海鮮、冷凍包、伴手禮等;也有業者充當物流,平常載人的九人小巴變成載貨,花招滿滿的斜槓術,未必都合法。
疫情三級警戒持續至今近兩個月,觀光旅遊業備受衝擊。(圖/聯合新聞網)
根據發展觀光條例,旅行業是特許行業,僅能從事旅行相關業務,即便是代購,也只是幫忙代購機票、車票等,若要從事「其他行業」,得要成立另一家商號、公司,否則就算違法。在疫情下,卻不是人人都有財力、心力去成立一家新公司,導致出現遊走灰色邊緣的轉型求生。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去年截至今年六月底,旅行社、導遊領隊違法裁罰案件總計一二七件,累積裁罰金額共一八一萬元,大多數違規樣態都是旅行社沒有派合格領隊導遊等,但也有一件為非經營旅行社本業而被開罰的案例。
旅行社業者直言,疫情嚴峻,大家LINE群組一設,團購、送貨樣樣來,就只是為了求生存。
創意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說,本來還有點國旅生意可以做,疫情升溫後全都沒了,如今疫情警戒只是微解封,旅行社還是不會有生意,是時候討論是否要讓旅行社經營項目稍微放寬一點,例如開放部分零售,又或是讓經營項目在疫情期間稍微有點彈性。
不過,也有業者擔憂,旅行社經營項目放寬,影響很大,旅行社業務還是單純一點好,不如透過減稅或營運實支實付等方式紓困。
觀光局表示,原本旅行業處所不能和其他營業事業在一起,但去年旅行業管理規則修法後,旅行社營業處所可以和其他營利事業共用,方便業者多角化經營;至於旅行社經營能否放寬涉及修法,搜集業者意見後將審慎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