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柏澔/台北報導
國家能源規畫,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將提升至50%,專家表示,台灣在再生能源開上並沒有很實際的評估,作為「橋接」的天然氣恐難退場,提高碳定價才有可能降低對天然氣依賴。
台灣共力研究社首席研究員盧其宏在護海公民學堂說,再生能源增加裝置容量方式,較其他能源不易,開發將會愈來愈困難。台灣近20年來發電量不斷成長,主要是靠燃氣發電占比提高。
盧其宏分析,就中長期而言,燃氣應逐步退場,但依目前再生能源的規模估計,若到2050年再生能源要同時取代燃煤、燃氣與核能發電,即便用電需求不變,再生能源也要比2023年多出8.6倍,平均每年需增加77億度;若用電需求如經濟部預期每年增加2.5%,則再生能源到2050年需增加約18倍,平均每年應增加159億度。
盧說,一旦再生能源開發目標無法達成,天然氣發電不僅無法退場,甚至還需擴張,說天然氣發電只是橋接能源,顯然不合理。若從低壓、高壓、特高壓等產業調高電價,或透過碳稅等,才有機會抑低對天然氣依賴,他認為目前最好方式便是提高碳定價,透過減少需求再來談化石燃料退場,但目前電力供給政策擬定仍未與電價調漲或碳定價機制連動。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指出,國際能源總署早已宣告,全世界正處於化石燃料時代結束的開始,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公布的能源配比,化石燃料占比仍7成,不但無視世界趨勢,更已過度依賴化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