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昨天是勞動節,對全台數百萬的勞工而言,今年的勞動節受疫情影響,堪稱是歷來「最苦」的勞動節。
幾項數字及一個現象印證這一說法。雖然勞動部統計,截至四月底,放無薪假的人一萬八千多人,僅較上周增加五百多人,但家數達九百多家,創歷年紀錄。
疫情影響,勞團首次取消勞動節上街遊行,昨僅在凱道舉行記者會,現場製作大型口罩表達訴求。 記者徐兆玄/攝影
一名在北市五星級飯店工作的楊姓女子說,飯店原本鼓勵員工休無薪假,但不敵疫情,不再鼓勵休無薪假,改為全體員工減薪。她的職位低被減二千多元。楊姓女子的遭遇只是眾多類似個案之一,或許可為無薪假人數僅略增,提供另一個解讀角度。
再看民眾黨公布的數據,四月一日至廿七日遭資遣員工近一萬五千人。疫情衝擊下,各行各業都待紓困,這些被資遣的勞工短期想再就業,機率微乎其微。
業者說,企業資遣員工人數幾與無薪假人數相當,間接說明即使企業想與員工苦撐待變,但最終被迫轉向。
一名文創連鎖店業者就說,一月疫情爆發初期,他想企業應該要承擔社會責任,因此雖然營收銳減近七成,仍堅持不減薪、不裁員、不放無薪假,包括工讀生在內。但每月近百萬元的薪資開銷,到三月底實在撐不下去,而政府紓困方案當時還未定案,等不到紓困,只好先收掉部分店面不得不裁員。
數據下的這些實例,讓勞工面對持續的疫情,心情沉重。就拿昨天勞動節,往日少不了勞工上街爭勞權的場景,但昨天只有勞團記者會,但這並不代表勞工滿意目前現況,而是因為疫情期間不適合群聚。
此外,昨天公部門並沒放假照常上班,部分縣市政府的勞動局處卻出現不少勞工,利用放假日前來詢問勞工紓困貸款的細節,雖然額度只有十萬元,但對勞工而言,卻是救急的及時雨。
這一幕在以往勞動節不曾出現,讓相關人員頗為感慨。只是這些洽詢的勞工跑錯了地點,只能失望而回,因為十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是由各家銀行承辦這項業務,相關人員只能委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