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陳祐誠/台北報導
太魯閣號50死事故再次撞出台鐵長年管理陋習,許多聲音呼籲台鐵必須組織改革,其中以「公司化」的聲浪最高,行政院則拋出應先「企業化」經營。台灣郵政產業工會副理事長黃柏維強調,扭曲的注重績效、官僚的形式主義不改,郵局公司化的教訓就在眼前,且應先做到公司化才能再談企業化,政院直接談企業化「太奇怪」。
黃柏維指出,先不談新制、舊制的待遇各有優劣,多數員工最普遍感受到的問題,就是績效。在公部門時代,沒有太多業績要求,一旦變成公司化治理,就開啟各種績效、考核、KPI,許多指標早已過時,員工卻被追著跑。
台灣郵政產業工會副理事長黃柏維以過來人的經歷,強調台鐵如要公司化或企業化,應以郵局為借鏡。圖為郵政員工整理郵包。(中時資料照片)
黃柏維認為,既要做出民營般的治理,又得在官僚文化中執行國家任務,邏輯就會有衝突。當年中華郵政把平信費用從5元漲成8元,函件業務立刻轉虧為盈,2019年本來要調漲包裹費用,但被上任幾天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喊卡,「公司化會有更多自主權?才不是這麼回事。」
所謂的公司化後治理更靈活,黃柏維也直言「不可能!」中華郵政公司所有採購和招標一樣按照政府採購法,但這幾年的外勤雨衣、摩托車一再出問題,內勤資訊系統永遠是那幾家,還動不動發生全國大當機,有人追究嗎?人員進用全按照政府框架,外界以為台鐵公司化就能藉此延攬人才的話,就太天真了。
郵局員工L指出,自己是公司化後才加入,最明顯的感受是同工不同酬非常明顯,他剛進郵局時薪水約3萬,但隔壁做一樣工作的前輩,薪水是6萬,主要原因是新制起薪變低、加給砍掉。現在郵局看似會加薪、員工福利好,都是改制後持續爭取來的,台鐵公司化之後,預料還會有幾年的陣痛期,待遇才會達合理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