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海輕軌第一期在去年11月15日通車,但有2站位於保護區或鄰近飛彈基地限高管制,無法開發,被新北審計處質疑影響營收及償債,捷運局將改在淡水行政中心、漁人碼頭這2站增加土地開發面積約1.6倍,增加營運收入。議員認為,開發要將當地停車需求納入,並加快藍海線建設速度,串聯老街與漁人碼頭人潮,才能真正帶動發展和營收。
淡海輕軌已經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二期藍海線因地方意見尚未整合完畢,相關內容仍在規畫設計。其中第一期V02站(竿蓁林)與V11站(崁頂),站體基地因為涉及保護區及軍事基地限高等因素,導致不可開發或是無開發效益。
新北捷運局表示,已經提送修正計畫至交通部,目前以跟營建署合作開發V07站(淡水行政中心),及擴大V26站(淡水漁人碼頭)的土開規模,增加2站規模跟效益性,以彌補自償性收益及債務償還,每個月也有跟中央開會進行討論,預計規模從原本的7600坪增加到1萬2000坪,招商日期尚未決定。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表示,在V26站附近有一塊停車場用地原本是拖吊場,但因淡江大橋正在興建,附近停車位減少,加上藍海線未來定案後接連動工,除了施工帶給周邊居民不便,還要將當地交通需求納入,改建立體停車場,將居民停車需求跟拖吊場結合,因輕軌附近也有許多共享機車跟汽車,也要納入考量,避免壓縮原本的停車空間。
市議員蔡錦賢認為,除了藉由增加開發規模提升收益,捷運局也應盡快將藍海線完工,將淡海輕軌整條路線串聯在一起,從老街走路去漁人碼頭的路程太遠,如果藍海線做好,就可將老街人潮帶去漁人碼頭,搭車期間還可欣賞日落或是沿途風景,希望捷運局盡快定案。
捷運局表示,淡海輕軌第2期修正計畫已提送交通部審議,目前正依審查意見修正,包含整合地方意見、調整路線規畫等,後續將再提報交通部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