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疫情不僅取走人們的健康,更為激化所得分配更為不均。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研究,台灣最有錢的家庭、亦是家戶所得最富有當中的1%,其財產占台灣總所得的11.29%,其間在金融海嘯等期間都出現明顯增加。
劉大中先生教育文化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許嘉棟指出,中央研究院士、前中華經濟研究院長于宗先,民國59年擔任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委員時,就對此屢有建言,提醒政府應在相關政策上加以行動。然而,經濟學者均認為,所得不均早已如脫疆野馬,科技發展只會讓它更為惡化。
產業結構不平均,加深所得不均。圖/中時資料照
日前舉辦的「全球財富與所得分配不均」學術研討會中,朱敬一以主計總處及至2017年的數據分析,愈窮的人,財富大部分是薪資,有錢的人則從資本所得(capital income)創造高財富,中位數的人薪資所得占74.97%、資本所得只占18.39%;但如果是財富前1%的人,薪資所得只占51.54%、資本所得卻高達38.65%。整體財富不均表現在股票利得、土地交易,有錢人持有占比最多,且每次經歷市場變動就激化有錢人的財富加速增加,並不是薪資所得。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提醒,即使是薪資所得也會因技能(Skill)的擁有不同,面臨愈來愈大的所得差距,薪資反映勞力和技能的總報酬,所得愈高的族群因受到教育、技能精進等社會優勢條件,亦有跨國移動優勢,每一項移動都會造成所得重分配。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台灣因產業結構不平均,上中下游的獲利不同,給付員工的薪資亦水準不同,造成薪資所得加速惡化,但因產業翻轉不容易,要從產業結構調整太慢,政策上要鼓勵新創,讓新世代不要拘泥於薪資收入。
他也建議政府,除了改革所得稅制度,更應在產業政策、租稅優惠上加以調整,避免把租稅優惠給予付不起高薪的產業,且要從教育體制著手,給予年輕人足以營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