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志東/綜合報導
豔陽高照的夏季,正是一期稻作收割時。經過整地、育苗、插秧、除草、施肥、灌排水等作業,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與夏至等節氣,終於,風調雨順,迎來豐收。
從南到北 收割季到
這個季節,台灣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處處可見收割的富足畫面,更有趣是白鷺鷥與牛背鷺會緊緊跟隨收割機旁,等著捕捉泥地裡驚飛的昆蟲,而一顆顆的金黃稻穗,正如一顆顆的汗水,辛勞,終於變成喜悅。稻米豐收,然而,以農立國、以稻為糧的台灣人愈來愈不愛吃白米飯了!
據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顯示,近年台灣白米供給量每人每年約僅45公斤,比30年前整整少一倍,麵食與麵包人口則快速增加。
白米飯 減肥好幫手
不少網路文章指稱,現代白米去掉胚芽後只剩澱粉,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垃圾食品的定義,因此呼籲大家「少吃一碗白米飯更健康。」
對此,營養師高鈺祐直批:「這是錯的!」所謂垃圾食品是指含有過量不自然油脂等定義,白米的澱粉來自大自然且柔軟好消化,若能加點地瓜、豆類或糙米一起煮更健康,況且白米的蛋白質比麵食更易帶來飽足感,有助於食物不過量進而控制體重,當然是好東西,更是減肥好幫手。
暑假來臨,不妨走一趟中南部或東部,看看美麗稻田收割畫面,或拜訪關山米國學校與各地稻米博物館,吸收稻米知識同時再多吃兩碗飯,感受粒粒皆辛苦的台灣米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