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燕華╱報導
相隔近40年,花蓮縣重啟規模超過20億元的「觀光纜車BOT計畫」,日前完成中區的鯉魚潭及南區的金針山兩條路線的可行性評估,預計今年底規畫案出爐,再舉辦地方說明會凝聚共識後,即可著手招商。
花蓮縣重啟觀光纜車BOT計畫,日前完成中區的鯉魚潭及南區的金針山的可行性評估。(聯合報系資料照)
花蓮縣鯉魚潭風景特定區早在1979年都市計畫,就已規畫設置纜車並編定預定地,但後來遲遲沒有下文。縣府表示,蘇花改第一階段明年初通車,全線後年通車,加上台九線拓寬工程完成,推動纜車「時機成熟」。縣府爭取到花東建設基金委外作可行性評估,去年底已陸續在壽豐及富里鄉舉辦2場說明會。
經過討論,鯉魚潭纜車從志學站經鯉魚山站到潭北站可行性最高;金針山纜車則以富里鄉的六十石山優先規畫,從羅山經轉角站到六十石山山上站,兩條路線長度皆約4公里。規畫公司以每公里收費30元試算,保守估算分別在第18及17年可回本。依評估,兩條路線造價約21億元,六十石山路線10億600萬元、鯉魚潭路線11億5000萬元,經費全來自BOT。
觀光業界高舉雙手支持,認為纜車可帶來商機,近20年導遊經驗的陳義正表示,六十石山唯一的產業道路狹窄,大型車進不去,只有自小客車和機車能上山,纜車可解決交通問題。
但有民眾擔心花大錢蓋纜車,後續還有高額維護成本,會不會新鮮感一過,淪為「蚊子纜車」?
縣府觀光處代理處長彭偉族說,縣內遊客人數從2008年862萬餘人次,去年成長到957萬餘人次,加上蘇花改通車、台9線拓寬等,推動纜車時機成熟。
2場說明會上,壽豐在地民眾共識較高,富里居民意見則較分歧。富里鄉長黃鈴蘭表示,金針花期從8月中到9月底,只有2個月,再加上遊客多半習慣開車或搭接駁車上山,如何吸引遊客搭纜車;但鄉公所樂觀其成,全力配合。
台灣觀光學院校長劉國成表示,在不影響生態、尊重環評的前提下,贊成蓋纜車。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黃靖庭說,纜車是相對環保的遊憩方式,但必須以總量管制為前提,且鯉魚潭開發牽涉保安林,是否會解編?六十石山路線接近斷層帶和土石流潛勢區,縣府應有更詳盡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