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浩然/報導
花蓮要爭取蓋纜車,但北市規畫20年的北投纜車「卡關」,因弊案、環評停擺至今,正等待北市調解委員會洽談解約賠償;至於貓空纜車曾風光一時,但人氣不再,加上柯市府調漲票價,貓纜尚未回春。
北投纜車爭議大,因弊案、環評遭撤銷「卡關」至今。 (聯合報資料照)
新北烏來空中纜車今年邁入第50年,烏來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銘義說,烏來因為離台北近,有後花園的概念,以往每逢假日都有大批人潮,但後來各地觀光景點興起,到烏來搭纜車的人潮也漸少。去年10月,烏來纜車傳由某集團接手,計畫重新整理再出發。
北纜BOT案爭議多年,當地溫泉業者及部分居民雖支持興建,但反北纜團體以地質鬆軟、硫磺腐蝕、交通腹地狹小擁擠等為由,認為興建北纜對地方是災難多於效益。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年判決,北纜沿線土地多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環評審查主管機關應為環保署,判決撤銷北市府的北投纜車環評結果。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也明確表達不希望任內開挖陽明山蓋北纜。
得標廠商儷山林公司目前主張受政府政策變更而解約,而非公司違約,提出7億元賠償金。北市新工處表示,目前北市府及儷山林均無提出解約要求,契約關係仍存在,「北投纜車案」僅處於停工狀態,最快3月組成協調委員會,協調與儷山林的契約爭議。
至於貓纜2008年9月因薔蜜颱風侵台,第16號塔柱地基嚴重流失停止營運,直到2010年3月才恢復,復駛後的貓纜人氣不再,旅運人次僅有5、6成,平均每年虧損1億元。
為拉抬人氣,北市府推出「三貓計畫」,看貓熊、搭貓纜、玩貓空,依舊無法止跌回升,山上的貓空商圈仍「等嘸人」。北市府去年2月調高票價,年度赤字雖從1億元減至5000多萬元,運量卻下滑兩成,人潮還是救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