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應翠梅
在央行副總裁陳南光登高一呼下,中央銀行已在醞釀打炒房。現階段資金寬鬆的態勢未變,央行能做的也就是「選擇性信用管制」,重點就是未來這條線畫在哪裡,將決定政策的打擊面有多大。
盤點目前政府部會可動用的政策工具,國發會已邀集央行、財政部、金管會、內政部開會交換意見,並研議編列房地產景氣對策信號;央行則有選擇性信用管制,可針對特定類別或族群、區域,限制其貸款成數;財政部握有稅制工具,若調高持有稅,可有效抑制囤屋;內政部則有實價登錄二點○、社會住宅等相關政策。
資金行情炒熱房市,熱錢流入首購區,將興建中預售屋轉手獲利也十分驚人。記者林伯東/攝影
但究竟要先動用哪項工具,才可最有效抑制炒房風氣且不至於傷及無辜?有關這方面有諸多辯論。目前內政部已在查緝紅單,部分房產業者開始「低報銷況」,以免太高調引起主管機關稽查。儘管業者已在避風頭,但房市實際買氣仍在,關鍵就是資金行情帶動,雖然從銀行的房貸逾放比率來看,授信還未顯示風險,但是因逾放是落後指標,因此超前部署勢必要從資金源頭下手,為免衝擊一般自住購屋者,央行可動用的「選擇性信用管制」始終就是政策選項。
例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日前就在公開場合中表示,現階段應以「降溫、穩定」為主,而政府的因應措施中,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則是相對溫和的工具。
從目前傳出央行盤點的六項選項來看,前三項的目標都是鎖定第二屋。包括限制第二屋貸款成數、寬限期(付息不還本的期間)、特定地區第二屋貸款成數。這麼做的用意很清楚,是針對自住型購屋者以外的投資或投機客,加重其資金壓力,因此殺傷力也最強。
對於投資或投機客來說,現行的超低利環境是炒作的最大助力,更因為銀行資金實在太浮濫,不論在貸款成數及寬限期方面,都給到最足,貸款成數一般都能貸到七、八成,甚至搭配信用貸款,最高可貸到九成。寬限期內只要繳利息,不用攤還本金,因此投資客只要在二、三年的寬限期轉手房屋就有利可圖,不用擔心資金成本壓力,更激勵投資客勇敢搶進。
至於第四及第五項選項是針對豪宅(一定價格以上的高價房屋)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現行即有此措施,央行到目前都還未解禁,貸款成數仍不能超過七成,但其實豪宅不是這一波房市上漲的焦點,應非央行首要打擊目標。
回顧央行過去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歷史,央行在二○一○年底實施的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力道最猛,規定在特地區內,名下第二棟以上貸款,貸款成數不可超過七成,果然讓管制區內房市交易瞬間凍結,但隨著景氣循環,央行二○一六年鬆綁特定區貸款限制。若這波房市狂熱讓央行重新動用這項工具,預料應可壓抑這波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