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51

央行祭五招 迎戰「綠天鵝」

#央行 #理財 #居家
經濟日報記者楊筱筠/綜合報導
 
迎戰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綠天鵝(green swan)」,中央銀行昨(30)日發布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擬將央行營運與外匯存底管理運用納入氣候風險考量,並研議運用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協助。央行金檢處處長蘇導民指出,2023年開始執行,未來並將與金管會持續合作,以降低「綠天鵝」風險。
 
央行公布的五大類政策措施包括:一,將天候因素納入預測模型,建立產業別氣候變遷相關總體模型,深入了解相關風險對經濟金融影響。二,將銀行辦理永續金融績效,納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指標;將銀行發行永續發展金融債券,列入央行小規模附買回測試操作標的;將銀行辦理永續金融績效,作為受理轉存款續存參考指標。三,研究因應氣候變遷風險總體審慎工具,包括委託專家學者進行金融業氣候變遷風險總體壓力測試研究等。四,將把綠色債券納入外匯存底管理運用考量;五,積極參與國際交流。
 

 

中央銀行。(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央銀行。(本報系資料照)

 

 

央行昨公布資料,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統計,近十年(2012到2021年)全球極端氣候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大幅升至1.93兆美元,遠高於1980年代之2,140億美元。
 
蘇導民解釋,氣候變遷風險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白話來說,假設某天下起豪大雨,某地房子車子泡水,A銀行房貸車貸集中在該區,帳上所持有貸款價值將因此受到某程度影響,該銀行與央行進行貨幣政策交易,央行也會因擔心這家銀行信用,就必須調整該銀行擔保品提列等調整。
 
近年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事件,例如颶風、洪水、乾旱,造成全球各地龐大經濟損失,衍生包括:第一,有形風險,包括均溫上升、海平面上升衝擊;第二,轉型風險。
 
以上過程可能帶來產業營運挑戰,推升綠色通膨壓力,並增加金融部門風險,出現反饋效應,例如金融機構拒保,經濟部門出現營業中斷、資本減損等等,進一步擴大對經濟部門衝擊。
 
其次,台灣未來進出口勢必會受到碳排影響,因此未來將建議銀行在授信時候,就要納入氣候變遷風險,央行也將把天候因素納入預測模型,分析其對物價及GDP成長等預測影響。
 
此外,為了協助促進國際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將把綠色債券納入外匯存底管理運用考量,蘇導民指出,並沒有設下外匯存底占比目標規模。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