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國內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台灣社會調查所研究指出,台灣目前的總生育率為0.9,等於一位育齡女性生不到一名孩子,就連美國中情局提出的2021全球生育率報告,也顯示台灣在全球227個國家中排行最後。
台灣社會調查所所長楊志良表示,低生育率最大的因素來自於低薪、高房價、晚婚、托育等問題,不過「財經網美」胡采蘋則在臉書粉專上指出,台灣生育率低其實跟疫情導致東南亞聯姻困難有關,外配在這幾年擔負起台灣的生育任務,但疫情後不僅移民難,連相親都沒機會。
財經網美胡采蘋認為民眾不應把不生小孩怪罪在房價上。示意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胡采蘋認為,民眾不應把不生小孩怪罪在房價上,但意思不是說房子不貴,而是純粹跟數據不符,「我認識一大堆住豪宅的人也不生,而東南亞外配他們難道是住好房子才願意生嗎?」認為生育率低跟台灣人現在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觀念改變太多比較有關係。
這番言論引起兩派網友論戰,前立委、婦產科醫師林靜儀也提出看法,認為生育決策不是單一原因,光是每年農曆虎年少生、龍年多生,都能看見生育考量有其理智與不理智面。
林靜儀指出,先進國家少子女化非常常見,而傳統儒家思想使婚姻與家庭制度對婚姻中女性不友善的那些隱形壓力,也是台灣跟歐洲國家相比額外增加的困難。與其整天討論催生,不如先把公托、幼托資源補足,同時改變傳統文化對於媳婦的那些壓力、解除男性必須有房有車有地位才值得婚配的偏見,反而比較實際。
消基會房委會委員張欣民也曾表示,「超高齡化社會」來的又急又快,讓台灣年輕人負擔越來越重,薪資漲幅遠遠趕不上生活消費的負荷,經濟壓力更讓年輕人排斥生育。因此,房產供需漸漸失衡,也因人口結構的改變,使房子需求量變少,房子供過於求的慘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張欣民指出,高房價某種程度會影響民眾生養小孩的意願與能力,或許也可以解讀說,高房價是年輕人不敢生養孩子的原因之一,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素,因此人口負成長、少子化雖然會對房價有影響,但只限於某特地區域,像是推案量大,規模較大的重劃區,因機能純熟需要更多的磨合期,所以降價幅度才會略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