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台灣生育率為全球倒數,多半被認為與低薪與高房價等因素有關,許多現在買不起房的民眾,引頸期盼有天房價會下跌。但若房價真的下跌,且呈現只跌不漲的趨勢,難道就能提高國人生育意願?各有正反兩派聲浪。
對於台灣近幾年生育率暴跌,財經網美胡采蘋先是在臉書粉專提出看法,表示其實是跟跟疫情導致東南亞聯姻困難有關,這幾年都是外配擔負起台灣的生育任務,但疫情之後不僅移民難,連相親都沒機會,「所以就嗚嗚嗚了」,結果引來不少抨擊。
財經網美胡采蘋指出表示若一個地方的房價開始跌,而且以後都只能跌不能漲,才真的是沒有人會想要在這裡買房子,更不會想生小孩。示意圖/取自pixabay
![投資、股票、買房、理財。圖/pixabay](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gzMTU5Nm5ld3M,/494607ff1c2e6cd2_1280x853.jpg/qs/w=600&h=600&r=22000)
胡采蘋再PO文提出見解,表示若一個地方的房價開始跌,而且以後都只能跌不能漲,才真的是沒有人會想要在這裡買房子,更不會想生小孩,「因為這個地方明顯要完了」。
胡采蘋舉股票為例,假設有人說有一支股票,為了讓大家都買得起,以後絕對不會漲,你還買嗎?意即房市也是如此,大家都只想買會漲的房子,「不然之前那些只有地上權的建案為什麼都賣不好,其實這種行為跟逼迫政府打折給你買好股票有87分像」。
這些言論也引發網路熱議,不少網友不認同她的觀點,「房子不是拿來投資的吧!不能用股票來比喻吧?」、「房子是買來住,不是買來投資,妳要投資去買股票就好了,為何要動在居住民生這地方呢?」、「這是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道理也都能理解;但身邊的人真的蠻多人是因為根本買不起房子,而不考慮結婚或生小孩的」、「站著說話不要疼,試圖合理化高房價」。
房產專家胡偉良就曾指出,以過去經驗分析,2010年之後的房價是歷史的新高,如果此時房價暴跌,這10年買房的人基本就全軍覆沒,房子成了負資產,頭期款跌光了,淨資產為負,但還是需要償還債務,「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房地產崩盤都會引起金融危機的原因」。
胡偉良表示,在這波衝擊之下,最慘的受害者恐怕會是無房一族。無產者很多是社會底層買不起房的人或年輕族群,而社會底層的人,同時也是低收入群體,多數學歷、專業技能較差,房價暴跌帶來的失業潮,會讓他們活下去更為艱難。
因此,胡偉良戳破一般人對於房價下跌的美好幻想,直言「所以說,別動不動就想著房價暴跌,得先想想你具備房價暴跌帶來的風險抗拒能力嗎?」